新媒体矩阵
今日:

全国各地出招稳经济

5月27日,工人在石家庄晋州一家制冷设备企业的生产车间工作。 今年以来,河北省石家庄市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落实各项惠企政策,持续加大助企纾困力度,多措并举促进经济稳增长,取得良好效果。据介绍,今年1至4月份,该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2%。 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摄

阅读提示

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近日国务院召开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就贯彻落实一揽子政策措施作出全面部署,推出包括财政、货币金融、稳投资促消费、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本民生六个方面33项措施。

截至6月8日,包括我省在内已有十多个省份相继出台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实施方案、配套政策,在落实国家政策基础上,围绕扩投资促消费、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纾困市场主体等关键领域,汇聚稳增长的强大合力。

扩投资 一批重大项目集中落地

6月6日,作为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工程,厂通路项目正在“抢工期”。截至目前,北京段已开始路基试验段铺设,河北段路基工程已完成40%,工程稳步推进。

扩大有效投资,既有利于扩大当前需求、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又有利于优化供给结构、推动高质量发展。从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到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从推动能源项目建设到加快布局数字基础设施,地方以重大项目为抓手,敲定了加快扩大有效投资的时间表、任务书。

5月以来,各地项目投资建设掀起新热潮,一大批重大项目在地方落地生根。广西、湖北、湖南、云南、贵州、福建、河北等多地重大项目于近期密集开工。

辽宁明确推动核电、抽水蓄能、高压输电、LNG储气、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等24个具备条件的重大项目尽快实施。广东提出,支持银行机构精准对接广东省1570个重点项目和103个关键项目以及珠三角产业梯度转移项目。

交通和水利基础设施投资是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发力点。

交通运输部负责人近日表示,将确保“十四五”时期完成新改建高速公路2.5万公里,重点推进川藏铁路及配套公路工程、京港澳高速公路广州至深圳段改扩建工程、深中通道海中桥隧主体工程等一批加快建设交通强国重点项目。

在国务院作出部署后,近期地方版的稳经济一揽子措施也纷纷将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作为重要举措。

四川省提出,年内全面开工建设成达万高铁等3个铁路项目、西昌至香格里拉等7个高速公路项目,建成高速公路500公里,新改建国省干线及港口集疏运公路1500公里、农村公路1.5万公里,实施村道安防工程9000公里、平安渡运工程50个。

青海提出启动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和改造,在完成2022年1500公里任务的基础上,再新增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1000公里。

目前,全国在建重大水利工程投资规模超过1万亿元。水利部日前表示,2022年国家部署推进的55项重大水利工程已开工12项,6月底前将再开工6项,包括南水北调中线引江补汉工程、安徽省包浍河治理工程、长江芜湖河段整治工程、福建闽江干流防洪提升工程、湖南大兴寨水库工程、黄河下游引黄涵闸改建工程,预计上半年累计开工项目将达到18项。

除了交通、水利领域内的传统老基建项目,各地纷纷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6月2日,广州市发布的《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行动计划。5月23日,湖南省工信厅发布的《湖南省“数字新基建”100个标志性项目名单(2022年)》公布了湖南省2022年“数字新基建”100个标志性项目,涵盖5G建设及应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领域,总投资额超过200亿元。

促消费 新型消费被寄予厚望

消费是最终需求,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对经济具有持久拉动力,事关保障和改善民生。

当前,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消费特别是接触型消费恢复较慢。“同时要看到,疫情对消费的影响是阶段性的。接下来,随着疫情得到有效管控、政策效应逐步显现,正常经济秩序将快速恢复,消费也将逐步回升,消费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说。

上述负责人表示,在消费方面,重点是推动出台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政策文件,努力稳定当前消费,综合施策。比如从行业上,扩大重点领域消费,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

汽车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汽车消费社零占比高,增长空间大,带动效应强,是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关键领域。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达3.07亿辆,超越美国居全球首位,汽车销售额占社零总额比重达到10%。稳定增加汽车消费,对推动消费复苏回升、带动汽车全产业链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商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商务部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会同有关部门出台细化落实举措,推动汽车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确保有关措施尽快落地见效,促进汽车市场持续稳定发展。

拉动汽车消费,一是稳住增量,增加新车消费;二是盘活存量,扩大二手车流通。在新车消费方面,指导汽车流通企业用好阶段性减征乘用车车辆购置税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汽车以旧换新,扩大新车销售规模。支持新能源汽车购买使用,破除新能源汽车市场地方保护,深入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积极支持充电设施建设。支持汽车整车进口口岸地区开展平行进口业务,完善平行进口汽车环保信息公开制度。

在二手车流通方面,将加快取消对二手车交易的不合理限制,严格落实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推动进一步取消限迁政策,完善二手车市场主体登记注册、备案和车辆交易登记管理规定,便利企业开展二手车业务,促进二手车商品化、规模化流通,盘活汽车市场存量。

拉动消费,各地多以发放消费券、补贴等形式实现。

在北京,首批绿色节能消费券已于4月18日开始发放。消费者通过领取绿色节能消费券购买家电,最高可享受900元的优惠。绿色节能消费券适用商品包括平板电脑、空调、电冰箱、洗衣机、热水器、微波炉等。京东、苏宁、国美等企业还推出“以旧换新”等活动。

在广西,为期3个月的“33消费节”,计划开展超600场次各类促销活动,其中,政府、金融机构、商贸企业等单位对消费者的补贴让利超10亿元。不仅如此,今年还将首次设置“东盟产品·汇聚广西”东盟版块促销系列活动,让国内外消费者足不出门即可买到物美价宜的东盟商品。

瞄准商品房、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以及餐饮等重点消费领域,河南以发放补贴、消费券等方式让利消费者。

此外,一系列新型消费方式开始释放潜力。

今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指出,促进新型消费,加快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扩大升级信息消费,培育壮大智慧产品和智慧零售、智慧旅游、智慧广电、智慧养老、智慧家政、数字文化、智能体育、“互联网+医疗健康”、“互联网+托育”、“互联网+家装”等消费新业态。

6月6日晚,浙江省商务厅发布促进消费复苏回暖行动方案,其中明确提出发展新型消费,加快数字消费。挖掘数字人民币对新型消费的促进作用,探索开发各类新场景新应用。指导各地、企业开展全省直播电商基地培育工作。强化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扩大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规模。

保主体 畅通产业链供应链

受新一轮疫情和外部环境变化等一些超预期因素影响,4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9%,其中制造业下降4.6%。因此在工业领域,保链稳链成为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针对当前复工不达产、复工基础仍不牢固、重点产业链协同复产难等问题,工信部门从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点区域三方面持续发力,把畅通产业链供应链作为首要任务,推出“白名单”措施,以点带链促进产业链畅通,以链带面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3月上中旬疫情暴发初期,为确保重点医疗物资生产稳定,工信部会同有关部门紧急发布了两批次共600多家服务疫情防控的医疗物资重点企业名单,全力保障重点地区疫情防控需要。

4月份,聚焦居民生活必需物资、农业春耕播种生产重要物资、战略性产业关键物资等领域,工信部再度聚焦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区域、对国民经济影响重大的产业链关键环节企业,对国企、民企、外企一视同仁,公布了三批次“白名单”企业。对于汽车、集成电路等产业链条较长、供应链层级多的行业,搭建了产业链供应链协调平台,加强上下游对接,建立企业零部件库存红灯预警协调机制,推动行业整体协同复工复产。

随着疫情逐步平稳,5月份,工信部对企业“白名单”进行梳理,根据产业链节点企业复工复产情况动态调整企业“白名单”。

目前工信部“白名单”企业共1722家。同时,工信部指导各地制订省级“白名单”企业2.08万家,积极推动省际互认和信息共享,协同联动解决具体问题、破解堵点卡点,全国工信系统协调解决企业问题诉求4.3万多个,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复工达产步伐明显加快,保通保畅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白名单”政策从国家层面确保产业链供应链通畅,地方层面也将打通堵点卡点作为保链稳链关键点。比如,广东全面取消对来自疫情低风险地区货运车辆的防疫通行限制,着力打通制造业物流瓶颈,加快产成品库存周转进度。对工业企业涉疫地区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应申尽申”“应发尽发”,保证重点物资物流通畅。

除了制造业,商贸服务业同样存在保链稳链需求,各地扶持政策也不仅限于供应、物流等方面,而是在税费、政务服务等方面全方位出手。

日前,《重庆市助企纾困政策措施清单》通过门户网站发布。该清单梳理汇集了截至今年4月下旬的全市助企纾困政策。其中,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类共17条,包括巩固产业链合作体系、促进通关便利、支持冷链物流疫情防控、优化快捷通关、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等等。

“企业现在库存原材料充足,生产线正满负荷生产,按期交货肯定没问题。”在重庆宝彤针织品公司,法人代表谢波站在车间,看着一件件毛衣、针织衫成品下线,如释重负——留抵退税保住了“资金链”,让他渡过了资金短缺难关。

优化快捷通关等政策保住了企业的供应链,同样解了谢波的燃眉之急。“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我打算再招8个工人,提升产品产量,确保订单如期交货。”谢波说。

餐饮行业是受疫情冲击较大的行业,恢复发展能够带动农产品销售、加工,在稳就业、惠民生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重庆此番出台促进就业稳定类措施共计19条,包括餐饮业、零售业、文旅业等企业可享受稳岗返还政策,促进中小微企业吸纳就业、支持企业“共享用工”、职业能力培训补贴等。在重庆助企纾困及税费优惠红利的支持下,当地餐饮企业用工保持基本稳定。

(本版稿件由河北日报记者袁伟华 通讯员杨雨萌综合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