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矩阵
今日:

优化税收服务 建好未来之城

——河北税务倾力服务雄安新区高质量建设发展

雄安新区税务工作人员精准导税分流,辅导纳税人使用手机App办理发票代开申请业务。(本报资料片) 李 倩摄

嫩柳吐绿,春到雄安。

2017年4月1日,新华通讯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五年过去,这座“未来之城”已进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大规模建设同步推进的重要阶段。走进雄安新区,建筑工地塔吊林立,商务中心拔地而起,白洋淀里碧波荡漾……在和煦春风里,一幅大美画卷正在徐徐铺展。

设立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五年来,河北省税务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党委安排要求,锐意创新、精诚服务,为雄安新区建设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不折不扣落实税费优惠,助力建设“创新之城”

来自河北省税务局的数据显示,自设立以来,雄安新区高端高新产业快速发展,2017年至2021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由129户增长到3745户,增长28倍,税收年均增长77.2%。企业创新研发能力不断增强,五年间新区研发费用由5200万元增长到6.93亿元,年均增长91.1%,多家企业年研发费用过亿元。

“在支持雄安新区‘创新之城’‘未来之城’建设上,雄安新区税务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不折不扣落实国家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让企业享受到国家真金白银的帮扶。”雄安新区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李军表示。

2018年11月28日,北京眼神科技有限公司落户雄安新区,成为首家总部落户雄安新区的人工智能企业。入驻近四年来,公司先后承担了雄安新区首个生物识别示范项目、园区智能安防、校园智慧化、智慧征迁以及智能防疫等重要项目,实现了30余项智能化场景落地。公司财务负责人介绍,2019年至2021年,公司累计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税额1269万元,这为企业创新发展增添了活力。

天马远东电缆有限公司是一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多年来深耕电线电缆制造领域。2021年,受疫情和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影响,企业经营有些吃力,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大大缓解了企业资金的周转压力。2021年,该企业享受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增值税留抵退税、缓缴税款等减税缓税降费近170万元,让企业经营更有信心。

得益于国家税费优惠政策的支持,2017年至2021年,雄安新区新办涉税市场主体数量和报验登记的外埠纳税人数量,总体呈逐年增长态势。“从税收数据看,五年来,新区市场经营主体快速增长,创业活力竞相迸发。截至2021年底,雄安新区正常经营的涉税市场主体共38369户,较新区设立之初增长124.4%。”河北省税务局收入规划核算处处长侯锐介绍。

坚持有求必应、马上就办,擦亮税费服务品牌

在落实税费优惠政策过程中,河北省税务部门聚焦纳税人缴费人需求,坚持有求必应、马上就办,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持续擦亮税费服务品牌,带给纳税人缴费人更多获得感。

——2019年8月30日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雄安片区揭牌成立以来,税务部门提出的9项关于创新税收政策、破解发展难题的建议被河北省政府纳入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清单。

——2021年6月,河北省首家5G智慧办税服务厅在雄安新区投入运行,通过搭载和运用多项前端先进技术,实现了智慧化办税服务、无感化办税体验、一体化税务服务管理和智能化全息导税等功能,实现了95%以上的涉税业务“全程网上办”、100%的涉税项目“全区通办”,跨区域经营建筑业报验登记和预缴税款业务网上办理率在80%以上。

——2021年11月19日,河北省首笔数字人民币“财税库银T+0模式”缴税入库业务在雄安新区办理完成;2021年12月6日,河北省首笔数字人民币网点缴税业务在中国工商银行河北雄安分行完成投产上线。随着数字人民币缴税业务的开通,雄安新区的税费缴纳渠道进一步拓展,实现了与现有税费缴纳模式的有效互补,方便了纳税人缴费人缴纳税费。

河北省税务部门不仅为企业经营发展创造优良的“软环境”,也为当地百姓高效便利办理日常税费业务,不断推出创新服务举措。

日前,雄安新区居民何女士在办理容东安置区住房申报减征契税时,没有携带办理业务所需的出生医学证明,以为需要签承诺书办理,没想到提供出生医学证明编号等相关信息就可以,非常省时省力。

在今年“我为纳税人缴费人办实事暨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中,河北省税务部门在告知承诺制基础上,推出一项“升级版”减证便民举措——“两免”即办业务。在雄安新区范围内,对税务机关可以通过政府信息共享取得并可即时查验的营业执照、残疾证明、出生医学证明3项税务证明事项,在新区企业和群众办理相关税费业务时试行免提交证明、免书面承诺,最大程度方便纳税人缴费人。

推行定制化涉税服务,确保疏解企业留得住发展好

“雄安新区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新区,其定位首先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近年来,一批重大疏解项目有序在雄安新区落地:中国星网等首批3家央企落户,已完成选址并有序启动建设程序,中国电信雄安互联网产业园等市场化疏解项目开工建设……截至目前,中央企业已在雄安新区设立分支机构100多家,在新区本级注册的北京投资来源企业达3600多家。随着疏解企业逐步扎根和数量增长,其税收由2017年的477万元快速增长到2021年的8.54亿元,成为雄安新区的重要税源。

在此过程中,河北税务部门积极做好承接服务,与北京税务部门完善各项对接机制,组建“一对一”服务团队,编写《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企业跨区迁移流程明白纸》,制定《新区大企业涉税诉求管理办法》,推行“快问快答,有问必答”机制,为北京疏解企业提供全过程、定制化的涉税服务。“税务部门将不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确保企业到雄安新区后的‘办税舒适度’只增不减,确保广大在京央企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好。”李军表示。

2021年5月17日,国家税务总局大企业税收管理司、北京市税务局和河北省税务局大企业税收管理部门负责人及雄安新区税务局负责人,主动联系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听取中国中化集团、中国化工集团合并的有关情况介绍,了解企业在合并重组、落户雄安新区等方面的涉税诉求。新公司刚刚成立落户,税务部门就主动听取企业的意见诉求,这让中国中化集团副总会计师兼财务部总经理陈树民感受到了税务部门优质高效的服务。

2021年9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系统集成分公司通过跨省异地电子缴纳的方式,成功缴纳土地出让金2.03亿元。河北省税务局在雄安新区试点跨省异地电子缴纳税业务,通过“信息铺路、数据架桥”,着力解决多年来异地缴税难、手续繁琐等问题。截至目前,雄安新区跨省异地电子缴税业务总签约企业已达83户,缴纳税费1072笔,合计3.7亿元。

挖掘绿色税收环保功能,守护碧水蓝天成效显现

《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提出“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多组团集约紧凑发展的生态城市布局”。“蓝色”指白洋淀,而“千年秀林”则是“绿色”的代表。

雄安新区税务部门充分发挥税收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职能作用,构建绿色税收体系,落实落细资源税、环保税、耕地占用税等“多税共治”,通过税收调节守护雄安新区“碧水蓝天”。

润田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市政给排水净化、工业废水处理、河湖生态修复、土壤污染修复等领域的生态环境公司,在雄安新区承包了安新县府河应急水质净化工程项目。“税务部门推出的‘最多跑一次’和发票邮寄服务,让长期驻扎在野外工地的我们体会到了办税的便捷与高效,也让我们有更多精力投入工程建设,持续改善白洋淀水质。”润田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龚竟交说。

2017年11月,雄安新区“千年秀林”工程正式拉开大幕,到今年3月,雄安新区累计造林45.4万亩、2300多万株,森林覆盖率由最初的11%提升到32%。

北京东方园林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来自北京市朝阳区的企业,在雄安新区主要从事环境生态、水资源水环境治理等业务。2018年3月,该公司同雄安集团生态公司签署合约,承建雄安新区10万亩苗景兼用林建设项目工程。公司财务人员梁燕介绍,税务部门不断完善电子税务局在线办税功能和智慧税务建设,从合同项目洽谈到项目建设,涉及的税费事宜大部分都在电子税务局完成,让企业切实享受到了足不出户的办税体验。

自雄安新区进入大规模开发建设阶段以来,20多万名建设者日夜奋战,建设工地塔吊林立、热火朝天,空气质量却持续改善,2017年至2021年,新区PM2.5浓度从65微克/立方米下降到41微克/立方米。

雄安新区税务部门充分挖掘绿色税种的环保功能,结合雄安新区在大规模建设阶段提出的绿色施工体系建设要求,提出“以税控尘”工作思路,全力推进环保税政策宣传与服务,协助企业以控尘治尘降低税费成本,助力雄安新区走好绿色发展之路。

数据显示,雄安新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税收收入由2017年的42万元增长到2021年的1035万元,增长23.6倍,年均增长122.8%,绿色税收守护新区碧水蓝天成效显现。

未来已来,锦绣可期;千年大计,税收同行。河北省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程俊峰表示,河北税务部门将继续坚决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和河北省委、省政府安排要求,以持续深化税收征管改革为重点,深入推进精确执法、精细服务、精准监管、精诚共治,为雄安新区打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贡献税务力量。

(陈军、田东波、王紫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