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矩阵
今日:

承德博物馆馆长孙继新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河北日报记者 龚正龙 李建成

六月,塞外山城承德沐浴在艳阳中,穿城而过的武烈河缓缓流淌,涌动着生命的脉动。

典雅古朴的丽正门前,承德博物馆馆长孙继新回忆起去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避暑山庄时的情景,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丽正门,是避暑山庄的正门。“丽正”二字,取自《易经》“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意思为“光明正大的门”。门洞上方,镶有用五种文字题写的“丽正门”石质匾额,承载着中华民族四海归心、天下一统的深沉梦想。

清风徐来,丽正门城楼上散发出淡淡香味,令人精神一爽。

“中国古建筑自古有岁修传统,近大半年来,我们又自筹资金,进行了丽正门城楼、正宫区油饰保养以及湖区木桥整修保养,目前项目均已完工。”孙继新说。

循着总书记的足迹,我们穿过丽正门,走进宫殿区。

澹泊敬诚殿、四知书屋、烟波致爽殿……孙继新回忆说,在《避暑山庄全图》前,总书记驻足良久,仔细端详。总书记察看山庄主要建筑和旅游服务设施,详细了解山庄历史和文物保护工作。

景色如画,心潮澎湃。三百多年来,避暑山庄栉风沐雨、几度兴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历数次保护修缮。2010年,由中央财政投入6亿元专项资金的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正式启动。从空气、土壤、水质、建筑、安保等各方面进行,力争让避暑山庄古典园林意境得到有效恢复和保护。党的十八大以来,又相继开展一系列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目前古建筑保护、文物科技保护、水环境综合治理等工作卓有成效……

“总书记叮嘱我们,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其丰富内涵,以利于更好坚定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孙继新说。在岫云门的文创商店,记者进一步了解到,通过挖掘文物内涵,避暑山庄已成功研发上架文创产品15类近500款,在第16届中国义乌文化和旅游产品交易博览会上,兼具故事性、趣味性、实用性的山庄文创产品赢得交口称赞。

皇家园林,匠心独具。苍松翠柏,寺庙巍峨。

“当天,总书记还前往普宁寺考察调研,仔细察看有关历史碑刻以及天王殿、大雄宝殿等建筑,听取宗教工作等情况汇报。”孙继新告诉记者,普宁寺始建于1755年,是一座典型的汉藏合璧式寺庙,两种不同风格建筑相得益彰,融为一体。“普宁”二字,寓意四海之内“安其居、乐其业、永永普宁”。

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是历史馈赠给世人的重要文化遗产。“这些日子以来,我对文物工作、对文博展陈、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认识,在不断提升。其实,不仅我自己,我们这些文物工作者,乃至承德老百姓、政府部门,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有了更深刻、更理性、更鲜活的认识。”行走在总书记走过的路上,孙继新们的脚步愈加自信愈加有力。

“总书记的考察,是对我们既往工作的检阅,更是对未来的开启。”交谈中,孙继新打开手机APP,一座坐南朝北、阁高三层的建筑栩栩如生地出现在手机屏幕上——借助科技赋能,1945年在大火中湮灭的清音阁得以重现。

“数字化是文物工作的未来趋势。瞧,这是与中央美术学院展开合作的最新成果。通过对古建、文化、艺术、园林等历史原貌进行现代化复原研究与艺术展现,让损坏的古园林建筑上线‘复活’、云端‘再现’。”孙继新介绍,这段时间以来,避暑山庄选取有代表性的园林景观,借助VR、AR等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展示,把建筑遗址、历史文献转换成实景艺术形式,进行更鲜活生动地展示和传播。目前,已完成清舒山馆、临芳墅、宜照斋、戒得堂等13处古建筑遗址复原。

不仅如此,科技力量还给更多文物带来福音。“钟表、唐卡、壁画、佛像、彩画、石雕……这些文物也将得到科技保护。”孙继新说,承德正准备成立文物科技保护修复中心,与故宫博物院和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合作开展,培养文物科技保护修复和研究专业人才,并对每一件文物都建立专属信息档案、“病例档案”、防患预案和岁修方案,进行动态、长效监测。

为了加强文物保护修复,承德将在全国率先全面开展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组建一支由遗产监测、勘察设计、古建施工、工程管理、文保科研等多学科合作的综合性文保团队,建立承德古建筑保护信息库,逐步向主动预防性修缮转变。同时,防患于未“燃”,积极引进信息化安全网络建设、无人机巡航、智能监控体系等先进技术,打造信息化、智能化、立体化安全景区。实现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安保网络,初步建立完善的消防系统、安防监控、古建筑防雷三大文物安全防护体系。

目前,承德市正在逐步推进避暑山庄湖区环境治理,除了自筹资金做好景区园林管护,还采取合作方式对景区急需的基础设施和园林景观等开展恢复。现在,荷花补植、水生植物养护等项目已入场施工,还争取100万元用于热河水车重建、热河木桥维修和德汇门仿古闸机新建,其中热河水车和木桥已完成围挡,准备入场施工。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5月27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亲切的话语,彰显着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沉情怀,寄托着对未来的殷切期望。

“历史不断垂青承德。对于文化底蕴深厚的承德来说,需要继续在更大范围内进一步完善机制,持续加强文化资源保护、挖掘、利用,让避暑山庄的历史文化更加鲜活起来。”孙继新说。

如今,承德正深入挖掘山庄文化资源,赋予文化遗产教育功能,以坚定文化自信的民族荣誉感,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天津大学共建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天津大学研究中心,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合作建立文物保护与科研创新基地。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承德市已完成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申报工作,并积极争取推动项目进展,截至目前,正推进实施32个项目,总投资1.99亿元。新谋划项目32个,投资估算2.8亿元。正组织《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文物保护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下一步,还将围绕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组织专业机构编制《避暑山庄文化传承与发展专项规划》《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古建筑保护规划》等专项规划,为文化遗产各项工作的实施提供依据。

水心榭、烟雨楼、文津阁、如意洲……夕阳下,微风掠过水面,红柱青瓦,碧波倒影,历史与现实交相辉映。附近施工者告诉我们,烟雨楼区域及曲桥整修施工即将结束,“6月中旬再来,保你不虚此行!”笑声爽朗,传递自信。

“那天,不时有游客热情地向总书记问好。总书记向他们挥手致意,并同他们亲切交谈。听说有些人来自承德本地,总书记嘱咐他们常带孩子来看看,让他们‘从小就要了解这里,热爱自己的家乡’。”孙继新回忆道。

“我们会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孙继新说,“我们将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努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地坚定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