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矩阵
今日:

十七年磨一剑

——河北首个一类生物技术药物的研发之路

河北日报记者 马彦铭

自今年2月份正式上市,华药集团研发的中国首个重组全人源抗狂犬病毒单克隆抗体奥木替韦单抗注射液(商品名:迅可)已在国内部分省份投放市场。在江苏和湖北,已经有被狗咬伤抓伤的患者使用了“迅可”,避免了被狂犬病毒感染的风险。

“迅可”是河北首个获批上市的一类生物技术药物,经华药历时17年研发才得以上市。它的上市,标志着华药向生物技术药物转型迈出新步伐,同时也为华药业绩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起点高、靶点准

研发狂犬单抗,华药选择自己熟悉的赛道

作为我国最大的化学制药企业之一,华药曾开创我国大规模生产抗生素的历史,被称为共和国的“医药长子”。1958年6月3日,作为国家“一五”计划重点建设项目,华药第一批青霉素下线,很快使曾经贵比黄金的青霉素成为中国老百姓用得起的救命好药。

梳理华药的医药产品,不难发现,抗感染药物是其传统优势领域和重要研发方向。“华药研发狂犬单抗,正是基于现实,选择自己熟悉的赛道。”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健介绍,华药在上世纪80年代初较早进入生物技术制药领域,有着比较深厚的技术积累。经过多年发展,华药在生物制药三大主流表达系统领域(哺乳动物细胞、重组酵母、大肠杆菌)均具有领先技术和临床产品。同时,华药具备完善的生物制药研发、中试、生产产业体系,在基因克隆筛选、蛋白质分离纯化、质量研究及检测分析等方面,拥有完善的技术和设备。

当前,单克隆抗体药物已成为全球生物制药领域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与化学药物研发投资大、周期长、成功率低相比,单克隆抗体药物是先确定某种疾病的病变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有哪些特异性的抗原决定簇,然后再研发与特异性的抗原决定簇结合的单抗,目标十分明确,研发针对性强。同时,单克隆抗体药物研发具有可持续性,相对化学药物更容易开发出新产品。

业内专家表示,单克隆抗体大致经历了鼠源单克隆抗体、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全人源单克隆抗体的发展历程。鼠源性单克隆抗体有副反应,代谢快,现在已经基本退出市场。取而代之的是人源化及全人源单克隆抗体,因其具有副反应小、在体内停留时间长、有利于治疗的优势,近年来相继开发的单克隆抗体基本都是全人源单克隆抗体。

“研发之初,华药就瞄准最高标准,决定开发全人源单克隆抗体药物。”华北制药中央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重组人源抗狂犬病毒单抗注射液研发项目负责人魏敬双介绍,狂犬单抗就是把来源于人体的抗狂犬病毒抗体基因序列,导入到一个动物细胞中,培养该细胞使其大量繁殖,将这样的工程细胞作为种子大规模培养后,再分离纯化这些细胞产生的抗体制成药品。

值得一提的是,华药研发的重组全人源抗狂犬病毒单克隆抗体针对的靶点是狂犬病毒G蛋白Ⅰ表位。据了解,狂犬病毒是RNA病毒,比较容易发生突变。相对于其他表位,针对Ⅰ表位开发的单克隆抗体更具有效性和安全性。

易制备、更安全

17年锲而不舍研发,填补我国狂犬病毒单抗空白

我国狂犬病高发,狂犬病致死率几乎为100%。犬是我国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占95%以上,猫、野生食肉动物等也有传播风险。狂犬病毒疫苗是预防狂犬病毒感染的有效手段,但狂犬疫苗是主动免疫制剂,需要机体的免疫系统对其产生良好应答反应后才能发挥中和保护作用。人体从注射完狂犬疫苗到产生抗体,需要7至10天的时间,这个窗口期,狂犬病毒很可能入侵中枢神经导致死亡。

魏敬双介绍,狂犬单抗是一种被动免疫制剂,可以直接中和伤口部位的狂犬病毒,有效避免病毒感染。依据世界卫生组织狂犬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建议,对于狂犬病病毒III级暴露者(有出血的损伤或者粘膜接触了动物唾液、血液及其它分泌物),应在接种疫苗的同时对伤口进行彻底清洗,并在周围浸润注射被动免疫制剂。

华药狂犬单抗上市之前,临床使用的被动免疫制剂主要为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由供浆员接种狂犬病疫苗后,待其血液抗体达到一定水平时捐献血浆,经提取而成。其缺点是血浆原料供应有限,有潜在病毒污染的风险。相比较而言,狂犬单抗不仅可以大规模制备,而且产品更加安全、活性更高效、保护力更持久,在临床使用上也更为便捷。

从重组抗狂犬病毒抗体课题在华药新药公司正式立项,到国家药监局批准产品上市,17年间,魏敬双和团队成员一起,付出了艰辛努力。他们从仅拥有一个狂犬病毒抗体基因序列开始,在工程细胞构建、规模化细胞培养、分离纯化、质量研究、药理毒理研究、临床评价等领域不断探索,终于打破了国外对人源抗体开发技术的垄断。

魏敬双说,研发团队走通了生物技术药物从早期成药性评价到申报商业化生产的各个环节,开发了生物反应器规模化无血清培养及安全稳定制剂等多个新工艺,积累了研发、临床、生产、质量、注册等技术基础,这些都将成为企业未来发展的核心动力。

潜力大、促转型

产品市场前景好,为企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迅可”成功上市,是华药集团向生物技术药物战略转型的里程碑。

华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张玉祥表示,17年的坚守,华药不仅收获了河北首个一类生物技术药物,青年人才的培养、华药奋斗精神的传承,同样弥足珍贵。他介绍,研发过程中,华药集团各单位各部门大力支持,全力保障各项研发需求,助力产品获批。同时,一大批优秀人才补充到研发团队,新鲜血液为接下来的项目推进奠定了良好基础。

当前,“迅可”同系列升级品种——狂犬单抗组合制剂NM57S/NC08,已进入II期临床试验阶段,儿童临床研究同步开展,已入组完成,高浓度规格制剂样品的增规补充申请也在紧锣密鼓地准备。

“狂犬单抗成功上市势必为华药集团转型升级,特别是生物药板块快速发展带来强劲动力,我们有信心将其做大做强。”张玉祥说。

近年来,华药集团大力发展生物药,生物药板块已形成上市一批、发展一批、储备一批的良好格局,其技术能力和发展规模居河北首位、国内前列。华药现在已有基因重组类药物乙肝疫苗、吉姆欣、吉赛欣、EPO等多个生物技术药物实现产业化,长效EPO、重组人诺如病毒疫苗正在进行相关质量研究。同时,MG011、MG021等一批生物药已启动Ⅰ期临床,此外还有10余个生物药处在不同的研发阶段,梯次化的产品集群,将为企业向生物药转型提供新动能。

张玉祥表示,“十三五”末,公司生物药占医药工业比重约为15%,到“十四五”末将力争达到30%以上。2021年,华药集团生物药板块实现收入16.18亿元。其中,重组乙肝疫苗实现收入10.4亿元,占据国内市场第一位。作为华药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拳头产品,“迅可”将对华药壮大生物药产品集群,成为生物药领航企业起到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