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矩阵
今日:

今年暑期我省高校组织开展了“寻访总书记足迹 践行嘱托这十年”主题实践活动

看燕赵发展新景 悟青年使命担当

河北日报记者 崔丛丛

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如何不负这个伟大时代、做一名新时代的奋斗者?

今年暑期,我省高校组织开展了“寻访总书记足迹 践行嘱托这十年”主题实践活动。来自河北大学、河北医科大学、河北科技大学等十余所高校的青年学生和教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的足迹,追寻他们心中的答案。

在实践中倾听心灵被叩响的声音,在感动中激发昂扬向上的力量。师生们边走边看边思边悟,通过主题实践活动深入了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燕赵大地发生的喜人变化,以当代青年的奋进姿态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感受十年巨变 坚定理想信念

7月6日,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创冀元”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正定县塔元庄村,进行实地调研与考察。

“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上世纪80年代,习近平同志在正定工作期间,经常骑自行车到这一带调研;2008年1月和2013年7月,他先后两次到塔元庄考察,亲切看望乡亲们,并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实践队队员、2020级西班牙语专业学生刘晓娜深刻感悟到,正是因为牢记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塔元庄才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幸福村。

“塔元庄之行,让队员们不再觉得乡村振兴只是电视上、报纸上说的陌生名词,而是能给老百姓带来实惠的党的好政策。”带队教师贡淼说。

在调研中,感受十年巨变;在体验中,坚定理想信念。

“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咱们村有啥好的故事,给讲讲呗?”7月16日,保定市阜平县骆驼湾村党群服务中心,河北大学国际学院2020级新闻2班的吕苏含正在和骆驼湾村党支部书记顾瑞利亲切交流。

今年暑假,河北大学国际学院红旗先锋队在雄安新区、阜平、正定等七地开展“新时代,新青年,新空间”社会实践活动,寻找从1930年出生的“30后”到2000年以后出生的“00后”等,听他们讲述眼中的河北发展变化。

吕苏含坦言,这是一次宝贵的实践经历,不仅提升了新闻采访等专业能力,还加深了对国家、对河北的了解,“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拥有更优越的发展环境、更广阔的成长空间,有什么理由不拼搏奋斗、奉献社会?”

“我们组织开展这次活动,就是要让青年们在实践中知国情、明社情、长才干,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奉献社会,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河北大学国际学院团委书记程从军说。

服务基层百姓 感悟使命担当

在寻访总书记足迹的过程中,各高校青年师生一方面感受河北十年来的发展与变迁,一方面发挥专业特长服务基层百姓。

7月14日,河北医科大学组织研究生学院博士团以及部分青年师生代表共50人组成社会实践服务团,赶赴阜平县。

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医疗水平提升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在阜平县美居家园小区,社会实践服务团对居民进行了免费义诊活动。义诊范围包括呼吸内科、消化内科、骨外科、内分泌科等13个专业科室。

“实践中切身体会到基层百姓对优质医疗资源和卫生服务的渴求。”河北医科大学2019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侯瑞琪说,这更加激励我努力学习专业文化知识、提升实操能力,为村民们提供更加全面和精准的医疗卫生服务。

“零距离体验基层医疗工作,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意志品质、增长才干,将学生个人成长成才的‘小’理想融入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大’情怀中。”河北医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武宇明说。

中国有梦,青春无悔。社会实践中,各高校的队员们都认识到把自己的梦和祖国的伟大事业联系在一起,将奋斗的平台放在祖国伟大事业上的重要性。

“投身乡村振兴大有可为。”这个暑期,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乡约盛夏,艺路前行”实践团队的师生们来到张北县德胜村开展社会实践。

“通过这次乡村设计社会实践,让同学们了解乡村,热爱乡村,进而培养乡村建设人才。”河北工业大学规划系副教授魏广龙说,这里的乡村建设让他们耳目一新,也让学生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能进一步激发他们提升专业水平,真正为乡村做一些事情。

实践队员杨阳通过走访调研,发现了自己对绿色低碳乡村建筑知识的缺乏,“以后我会经常深入乡村、学在乡村,用专业回应村民的需求,以实际行动为绘就美丽乡村、赋能乡村振兴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