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矩阵
今日:

发自唐山市截瘫疗养院、祥富里社区

忆关怀再奋发,共筑幸福美家园

10月16日,唐山市祥富里社区,居民们共同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河北日报记者 赵 杰摄

河北日报记者 汤润清 刘禹彤 王育民

10月16日上午,在唐山市截瘫疗养院,截瘫伤员们有的早早乘着轮椅守候在阳光活动室的电视机前,有的在病房内把平板电脑的屏幕擦拭了一遍又一遍、把耳机音量调大再调大,用心聆听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二十大报告;同一时间,在唐山市路北区祥富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文明堂”,30多名基层干部群众围坐在电视机前,集中收听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盛况,社区“拾秋诗社”社长朱秀琴满怀激情写下一首诗:“紫气萦萦耀碧空,神州万里旗帜红。金秋盛会群英聚,圆梦腾飞再建功。”

此时此刻,家国梦想激荡交融;会内会外,党心民心同频共振。

■ 更贴心,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

金秋时节,唐山市截瘫疗养院内依然生机盎然。

16日清晨,截瘫伤员李冬梅早早起了床,坐着轮椅出了病区,来到后花园。

“早啊李姐,今天咋穿得这么喜庆啊?”见李冬梅身穿一件大红色的上衣,记者笑着问。

“今儿有大喜事啊,党的二十大召开,一会儿我要到阳光活动室收看电视转播,必须穿得喜庆啊!”李冬梅说,待会儿在电视里看到总书记,还想隔着屏幕和总书记唠唠心里话哩!

“不说别的,就说我穿的这件衣服吧——疗养院发的!”李冬梅告诉记者,疗养院每年都给截瘫伤员们发衣服,冬天是厚实的大棉袄,夏天是吸汗的短袖衫,那叫一个贴心!“我想对总书记说,疗养院的医护人员牢记您的嘱托,把伤残人当亲人,为我们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把党的温暖送到了我们的心坎上。”

此时此刻,疗养院的每一个人都被这温暖的回忆包围着——2016年7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唐山时,专程来到这里看望截瘫伤员。

唐山市截瘫疗养院院长杨震生回忆说,在疗养院活动室,习近平总书记望着围拢在身边的10多位截瘫伤员充满感情地说:“中国现在有几千万残疾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

殷殷嘱托,牢记在心。6年多来,疗养院提供的服务更加全面、更加用心:增设了棋牌室和乒乓球室,更换了饮用水净水器,给每个病室都装上了空调,为每个床位安装了遮光又防风的床帘,还给截瘫伤员免费发放了平板电脑。特别是去年,疗养院的供热线路并入唐山市政管网,过冬更温暖了……

“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聆听党的二十大报告,杨震生心潮澎湃。他说,这十年,是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民生福祉的十年,也是唐山大地震截瘫伤员创造生命奇迹的十年。

“曾有西方人预言:唐山大地震造成的截瘫伤员,生命极限不会超过15年。然而46年过去了,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疗养院全体工作人员的爱心呵护下,这些截瘫伤员除了行动不便,身体和心理都非常健康,平均寿命达到73岁。”杨震生说,院里的截瘫伤员们经常念叨,盼着总书记再到咱疗养院来看看!

“盼着总书记再来看看!”同样的声音在唐山市路北区祥富里社区回响。

“陈书记,今天不到7点我就把电视机打开了,我身体不好,但不耽误在家看直播!”集中收听收看前,祥富里社区党总支书记陈林静接到社区居民冯勇的电话。

冯勇夫妇都身患疾病,没有劳动能力,独生子正在上学,家庭生活困难。社区为他们办理了低保,工作人员时刻关注他们的生活情况,隔三差五上门慰问,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当党的二十大报告讲到“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时,陈林静的手机再一次响起,这次是冯勇的妻子张慧娟打来的。

“陈书记,这让我们心里更有底了!”张慧娟说,“有党和政府的关怀,有社区的帮扶,往后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 更用心,零距离服务千家万户

10月15日,党的二十大开幕前一天,陈林静几乎一夜没合眼。

“前半宿是在期待中度过的。”陈林静说,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基层社区如何进一步优化社区环境,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是自己这些天每天都在思考的问题。“就这么想着想着刚刚进入似睡非睡的状态,手机突然响了。”

电话是402楼2单元一位居民打来的:“陈书记,楼上可能是下水管堵了,水漫出来流到我家,我咋敲门也没人应,赶紧帮我联系一下房主吧!”

陈林静看了一下时间:16日凌晨1时48分。

“还好我手机上存了2000来个居民的电话,一下子就联系到了房主。”可让陈林静始料未及的是,房主已将房屋出租,租客又在外地。

于是,一场“深夜溢水大救援”在社区展开:自来水公司、房主授权的开锁公司、管道疏通队伍齐上阵,终于成功进入房屋并及时采取了措施。而此刻,已是快早晨了。

“其实,这就是我们社区工作的常态。”陈林静说,在祥富里,“有困难,找社区”已成为社区居民的第一反应。

6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祥富里社区考察时指出,社区工作要时时处处贯彻党的宗旨,让党的旗帜在社区群众心目中高高飘扬,让社区广大党员在服务群众中充分发挥作用、展示良好形象。

陈林静说,这份沉甸甸的嘱托,自己和社区党员干部始终牢记在心。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这为我们社区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陈林静表示,“请总书记放心,零距离服务社区群众,我们从未懈怠!”

16日中午,刚刚收看了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直播的截瘫伤员陆续回到病区。而此时,工作人员已经把香喷喷的饭菜端到了他们床头:肉沫蛋羹、白菜豆腐、菜花炒鸡蛋、白米饭、发面饼……

“就爱吃这里的饭菜,热乎又软乎,香而不腻。”吃着可口的饭菜,82岁的截瘫伤员李素珍老人赞不绝口。

“考虑到截瘫病人普遍消化系统比较虚弱,食堂的饭菜既做到了花样翻新、美味可口,又营养均衡、易于消化,还安全卫生。”杨震生说,每日的一餐一饭,就是要让截瘫伤员们吃出家的味道。

杨震生不会忘记,6年前,习近平总书记离开疗养院临上车前那一刻,对围拢过来的医护工作者语重心长地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事业、医疗卫生健康工作都是重要组成部分,你们的事业是最高尚、最神圣的,你们的贡献至关重要。希望你们不忘初心、继续努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杨震生说,学报告、记嘱托,自己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用心用情服务好截瘫伤员,我们将会更加努力!”

■ 更热心,共同打造幸福生活“精神家园”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16日下午,在祥富里社区书画室,年逾八旬的赵鹤景老人挥毫泼墨,在大红纸上写下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金句”。在他身旁,77岁的董桂明老人高声诵读着,抒发内心的豪情。

“‘抄金句,诵金句’是祥富里社区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的第一项群众性活动,我们社区书法队先起个头!”董桂明是社区文体骨干,书法、摄影、唱歌样样拿手。

“我还是个棋迷,总书记到祥富里社区考察的时候我正在花园里下棋呢。总书记亲切地和我握了手。”董桂明深情回忆。他告诉记者,近年来,社区党总支特别支持居民们根据自身爱好开展文体活动,社区文体协会队伍日益壮大。“陈林静书记和我们商量着,下一步要组织文艺骨干们开展‘学报告、诉心声’主题活动,引导社区群众将自发的文娱活动提升为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让祥富里成为真正的‘文明地标社区’。”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16日下午,在唐山市截瘫疗养院,截瘫伤员、“轮椅诗人”杨玉芳高志宏夫妇在平板电脑上认真学习着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内容。

6年前,总书记来到唐山市截瘫疗养院,夫妇俩向总书记赠送了自己出版的小说和诗歌集,并即兴朗诵了一首歌颂解放军当年抗震救灾英勇事迹的诗歌,总书记称赞他们乐观上进、事迹感人,用行动诠释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6年了,那幸福、温暖的时刻仿佛就在昨天。”杨玉芳说,“如果说过去我们写诗、朗诵、唱歌更多的是出于一种爱好,那么如今我们则扛起了一份责任,那就是把总书记对残疾人的关怀化作一种精神力量,传导给整个社会。”

今年5月1日,《唐山市截瘫疗养院保护利用条例》正式实施,唐山市截瘫疗养院将被作为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弘扬唐山抗震精神的地标建筑永久保护利用,并打造成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宣传基地。“我们夫妇愿意做这个宣传教育基地的终身义务讲解员!”杨玉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