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矩阵
今日:

从十个维度看2023中国发展新愿景

迈入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即将启幕的全国两会将亮出全年发展新目标,这吸引着全世界期待的目光。

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高质量发展绘就未来新图景,这一年的谋划与部署、改革与奋斗、希望与憧憬,都将对中国长远发展影响深远。

全国两会前夕,新华社记者采访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大家从十个维度畅谈2023年中国发展新愿景。

让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定调2023年经济工作时强调: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开年伊始,伴随疫情防控转段,企业的“忙碌指数”传递经济复苏暖意。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重返扩张区间,新增4.9万亿元信贷创单月历史新高,中小企业发展指数止跌回升……一系列经济指标印证经济景气水平的提升。

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辽宁大学校长余淼杰代表说,我国社会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积聚增强。今年经济运行将实现整体好转,增速达到正常水平是大概率事件。

让创新动能更澎湃,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今年1月31日和2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的两次集体学习,都强调了“科技自立自强”,分量之重不言而喻——聚焦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强调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解决外国“卡脖子”问题;聚焦加强基础研究,提出要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

制造业技术变革事关国家创新力的竞争。一些端倪背后,趋势性的变化令人瞩目:

——基础研究的源头地位更加凸显,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

我国基础研究经费从2012年的499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1951亿元,建成了FAST、稳态强磁场、散裂中子源等一批“国之重器”。

——企业创新主体的地位日渐强化,更多“科里科气”的企业支撑起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已从2012年的4.9万家增加至33万家,增长5.7倍。2022年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已超过四分之三。

——科技、教育、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力日趋明显。

党的二十大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并首次进行专章部署。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韩峰代表认为,科技创新应持续加大高层次、专家级人才引进力度。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推动创新要素集聚,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让消费引擎担当主力,国内国际双循环更畅通

消费的后劲,在癸卯年春节可见一斑。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揽收快递包裹量超7亿件,春节档电影票房取得影史春节档第二成绩……

着眼激发内需活力,从中央到地方作出了一系列部署。

“2023年实现经济稳增长更多要依靠内需驱动,特别是消费将起到至关重要作用。”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权衡代表说,随着更多扩内需政策的落地,消费有望早日成为经济增长的主拉动力。

随着当前经济回暖和消费复苏,中国超大市场正释放出对内对外双重强大“磁力”。

在德勤中国主席蒋颖委员看来,随着消费元气逐步恢复,以及鼓励外资研发中心发展等开放新政策落地,新一年将有更多外企加码投资中国。

让国企民企同发展,激发市场主体释放更强活力

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了一个明确信号: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引导双方通过发挥各自优势,共同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国有企业是经济运行的关键所在。

三年国企改革带来了活力之变、效率之变、气象之变。2022年,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9.4万亿元、净利润1.9万亿元,较三年行动启动的2020年分别增长30.03%、35.71%。

民营企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央释放了鲜明的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信号,让我们备受鼓舞。”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代表说,面对新形势新挑战,传化将坚定信心、创新求变,加大对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投资布局,科技投资将保持年增长50%。

让传统基建与新基建双驱动,为经济社会发展筑牢根基

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攸关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在大国基建的新规划蓝图上,传统基建与新基建两大板块交相呼应,熠熠生辉。

——传统基建不断夯实、拓展。

亚洲最大海上互通枢纽——杭甬复线高速公路宁波一期项目全面复工,预计年内建成;秦岭深处,西安至十堰高铁陕西商洛段建设正酣……今年以来,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捷报频传。

“一批既利当前、又利长远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助力增强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金李委员说。

——新基建突飞猛进。

截至2022年底,我国累计建设开通5G基站231万个,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千兆接入能力覆盖所有地级市。工信部表示,引导各地、各企业加快建设投资力度,加快5G、千兆光网的深度覆盖,研究制定算力基础设施发展行动计划,加强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

传统基建补短板、强弱项,新基建增后劲、塑优势,大国基建协同发力,将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让绿色成为发展的普遍形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同生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

国家电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阮前途委员说,当前,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经济—能源—环境”三方关系正在向“绿色产业—清洁能源—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同步演化。

——加快培育绿色产业。

梳理地方两会公布的发展蓝图可以发现,各地正加紧布局新能源、新材料等绿色低碳领域,打造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

——推动能源行业清洁低碳转型。

国家能源局表示,我国风电光伏年新增装机1亿千瓦以上、年发电量1万亿千瓦时以上已成为新常态。2023年,要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重大工程建设。

——倡导绿色消费成为新时尚。

“大力倡导绿色低碳消费”被写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从积极发展绿色低碳消费市场和倡导节约集约的绿色生活方式两方面进行全面规划。

加快绿色转型,推动绿色消费,促进绿色发展,这不仅是中国对实现“双碳”目标的有力实践,更是一个发展中大国着眼长远发展的责任和担当。

让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开辟中国发展新空间

打开中国经济发展版图,新一轮的谋划布局正在铺展:

——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为龙头,打造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梯队。

京津冀协同发展9年来,交出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2022年,北京、天津、河北经济总量突破10万亿元,区域整体实力迈上新台阶,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

中国中化、中国华能总部开工建设,中矿集团完成选址,雄安新区城市建设“四大体系”基本形成……随着雄安新区“拔节生长”,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性工程正从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

——抓好“江河战略”,谋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2023年4月1日,黄河保护法将正式施行。坚定实施长江十年禁渔,强化河湖长制,持续强化长江水生生物保护,把黄河生态修复和保护放在首位……

——促进区域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加强边疆地区建设。

让乡村更美更宜居宜业,书写振兴新篇章

2月13日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围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明确了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9方面33条任务安排。其中一些关键议题令人瞩目: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农业农村部表示,2023年确保粮食产量继续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力争多增产。

——发展农业多元产业形态。

根据部署,今年农业部门将指导各地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需要打通城乡人才交流通道,推动企业家、技能人才、农民工返乡投资兴业,着力培养造就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金李委员说。

守牢粮食安全底线,抓住科技和改革这个关键,绘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画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前景可期。

让民生福祉实现新提升,创造高品质美好生活

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聚焦民生关切、直击民生痛点,努力让百姓有更强的社会发展获得感。

医卫领域持续挤压药品耗材虚高价格水分,今年将实现国家和省级集采药品数合计达450个;教育领域今年继续把“双减”摆在突出位置来抓,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突出“普惠发展”;住建领域今年将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万个以上;养老领域今年支持一批项目地区建设10万张家庭养老床位。

从健康、养老到未成年人保护,履职五年来,太平洋医疗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燕芳代表始终记挂着民生冷暖。这次两会,她的建议依旧与民生相关——希望大力推动商业保险与健康管理融合,推动康复医疗服务的全病程管理。

让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生机与活力

2月2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审议通过了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出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全会同意把《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的部分内容按照法定程序提交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

新的一年,一系列向深水区迈进、“啃硬骨头”的新举措正不断落地,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利益固化藩篱,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新的历史起点上,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亿万人民一往无前、顽强拼搏,明天的中国一定更美好。(新华社记者韩洁、于佳欣、何欣荣、魏玉坤、戴小河、潘洁、何宗渝、杨玉华)

据新华社北京3月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