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省级机关作风评议窗口 省级机关作风投诉平台
第06版:经济

从葡萄沟到葡萄小镇

——秦皇岛昌黎县打造原乡经济产业的实践

余晖中的葡萄小镇。 佟志民摄

“漫山遍野绿如涛,葡萄架下慢生活。”8月8日,来到秦皇岛市昌黎县十里铺乡的葡萄小镇,漫山遍野的万亩葡园让笔者叹为观止。

在这片万亩葡园的背后,是昌黎县大力打造葡萄小镇、升级葡萄产业的一纸蓝图。昌黎县抓住第二届河北省旅发大会这一契机,以建设京津冀创意休闲农业转型示范项目为目标,着力打造葡萄小镇,实现葡萄全产业链创意开发。

示范引领:葡萄架下的生产与生活

工人们挥汗如雨,工程建设热火朝天。在葡萄小镇核心区内,葡萄四产院落、碣石山居酒店、星汉街市商业街等工程项目及基础设施正在紧锣密鼓建设当中。

葡萄小镇计划投资60亿元,总规划面积39平方公里,辐射17个村近4万村民,打造原乡、生态、人文旅游度假小镇,包含小镇中心、矿坑生态修复公园、葡萄树王、百年湾里老宅民俗馆、春日望海观景平台和葡园小径、葡萄溪谷、玫瑰香大道在内的“六点一线”新业态,引领全县葡萄产业提质升级,实现生产、生活、生态共赢发展。

“葡萄小镇是碣石山整体开发的开山之作,对于昌黎县发展全域旅游、调整产业结构、拉开城市框架都具有着重要意义。”昌黎县碣石山片区开发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侯秀伟表示,葡萄小镇的建设将对昌黎县的发展起到创新引领作用。

正如侯秀伟所言,葡萄小镇在昌黎县传统葡萄种植优势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制定了葡萄酒产业优化策略和全季旅游战略,着力全产业链升级,预测旅游经济成长趋势,推演面向未来的生态经济模型,全要素打造多种经济产业,实现一二三产深度融合。

目前,在协调多方资源反复调研论证后,葡萄酒产业发展六大战略已经规划完毕,分别是:制定因地制宜的产业战略规划;制定产区品质标准,拒绝同质化量产;塑造文化领袖,树立产区形象价值标杆;昌黎葡萄酒产业品牌输出;发展配套产业与新颖产业链,丰富盈利模式;与世界顶级酒庄交流结盟。

葡萄小镇还将进一步打造葡萄文化创意社区,建设葡萄博物馆,以及一系列以葡萄为主题的文创、展示、品鉴项目,深挖葡萄文章,讲述不一样的“葡萄故事”。葡萄种植体验中心、古法酿酒体验中心、鲜食葡萄采摘园、葡园摄影基地、葡园创意文化中心、葡萄休闲康养SPA等第三产业业态的落地,持续提升葡萄产业的内在禀赋和直观体验。整合现有农家乐、采摘园、观光园等农业景点,注入旅游度假、生产加工、康体养生等高附加功能,实现由单一农业向现代庄园经济的转变。未来,葡萄小镇将成为特色鲜明的产业镇、旅游村、创业城。

跨越发展:感觉一下子跟国际接上了轨

除了产业的升级,葡萄小镇更给百姓带来了广阔的视野。

葡萄小镇的前身是葡萄沟,已有400余年的葡萄种植历史。“种葡萄确实给我们带来了不错的收益,可是这几年,光靠卖葡萄,我们的收益就没增加过。”条子峪村村委委员秦乃涛一句朴实的话,道出了葡萄沟里以葡萄为生的葡农们的境地。

葡萄沟好吃的葡萄引来了越来越多的人,头脑活络的葡农把自家院子收拾收拾,提供采摘、餐饮和住宿服务,原始、简单、朴实的农家乐应运而生。

然而,因为缺乏合理且前卫的开发理念,缺乏统一的标准化管理,软硬件服务档次低等问题制约了葡萄沟的进一步发展。

“西山场村是开发较早的一个村,但是经过20多年的发展,农家乐还只是简单地提供农家饭和中低档住宿,一直停留在低层次状态。”西山场村党支部书记赵瑞锋说。

“葡萄小镇将葡萄沟内的条子峪、西山场、湾里等村连片打造,并带动周边村庄学习世界先进地区民宿做法,打造样板型的葡萄四产院落,将一二三产高度融合,提升民宿的整体档次。”当地土生土长的村姑解说员张英洁熟练地向笔者讲解着这里正在发生的新变化。

“四产院落”这个新鲜词儿引起了笔者的注意。经过解释,原来是将葡萄产业的一二三产业集中到一起展示的院落,包括葡萄种植知识馆、一产加工体验坊、艺术生产区、生产体验区、品牌体验区和餐饮、民宿服务区等。

葡萄小镇建设的开启,正是以葡萄四产院落等精品项目为引领。同步伴随的,是从服务到村民素质的全面提升。

昌黎县特意邀请世界先进地区民宿管理专家,对葡萄小镇的30家民宿管家进行培训,学习如何制作咖啡、下午茶、精良菜品等。“此次培训对于树立葡萄小镇品牌形象,提升民宿服务水平,提高村民生活质量都有着积极推动作用。”参与组织培训的昌黎县文旅委工作人员王立红这样认为。

“真是见了大世面,感觉一下子跟国际接上了轨。”参加培训的艺铭农家院女管家秦波说。

此外,葡萄酒产业方面,昌黎县计划通过“昌黎产区”的打造,最终实现葡萄产业整体升级与国际接轨。

通过产业资源引进,联合法国葡萄酒品鉴协会和来自台湾地区的行业专家撰写的《昌黎葡萄酒产业蓝皮书》即将发布,未来将邀请普利兹克获奖建筑师打造国际级艺术酒庄,联袂法国、美国等专业资源,通过产业转型机制设计、能力培训等方式实现酒庄的持续运营。

原乡心声:明年一定会让你来了就不想走

百姓能从原乡产业升级中获得实惠,才是以葡萄生态圈为核心的葡萄小镇的目标。

“相信从现在开始,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美好。”昌黎县文旅委主任白秀川与当地百姓一样,对葡萄小镇的美好未来充满希望。

的确,葡萄小镇的一部分人已经开始提前受益。

在葡萄小镇,有一棵葡萄树被称作“葡萄树王”,它的品种学名为玛瑙,当地人都叫它“马奶”。这棵树现在由它的第四代主人、今年42岁的西山场村村民马振玲管理。

走进马振玲家,只见整个院子被葡萄架覆盖。若不是主人介绍,笔者无法相信头顶这一院子的葡萄藤皆来自一棵葡萄树,它的枝枝蔓蔓覆盖的面积约有400多平方米。

“葡萄树王”年产葡萄1000斤左右,葡萄每斤可以卖到39元,一年就可以为马振玲带来4万元左右的收入。伴随着政府对于葡萄小镇的大力打造,葡萄产业的生态圈日趋完善,消费者对于优质葡萄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加之政府对葡萄树王历史文化的挖掘和传播,大大提升了其文化价值和影响力,马振玲的葡萄树王价值倍增。

马振玲开启了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有武汉的老两口,每年5月份就来到马振玲家,一直住到10月份“吃饱了葡萄”才走。

8月初,葡萄刚刚成熟,57岁的条子峪村村民秦桂秀家就迎来了十几位来自天津的游客。他们在网上看到葡萄小镇的宣传后,相约自驾而至。晚上,秦桂秀免费为他们加工了从海边买来的海鲜。游客对秦桂秀伸出了大拇指:“葡萄小镇不仅山青、水绿、葡萄甜,这里的人更美。”

“明年你们一定再来,建成的葡萄小镇一定让你们来了就不想走。”秦桂秀像邀请亲友一样邀约他们。

游客数量增长、葡萄销售价格提高,将使当地村民的收入大幅提高。通过建设葡萄小镇,村民可以到葡萄原乡风情集市做生意,还可以从事第三产业的相关工作,也将成为农民增收的新途径。预计,葡萄小镇将使当地居民每年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

葡萄小镇在绿水青山中实现着产业升级,在时尚原乡中助力着农民增收,在生态文化涵养中增强着文化自信、提振着家国情怀。

“三十里的坡呦,三十里的沟,三十里的绿网望不到头,昔日的荒山披上了彩衣,你给咱山里人带来了好兆头……”一曲昌黎人自己作词谱曲的《葡萄沟的情思》,唱出了昌黎人对昔日葡萄沟,今朝葡萄小镇的美好愿景。

(卢纪锋、储学敏)

2017-08-29 ——秦皇岛昌黎县打造原乡经济产业的实践 1 1 河北日报 c18009.html 1 从葡萄沟到葡萄小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