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省级机关作风评议窗口 省级机关作风投诉平台
第10版:文化周刊·布谷

零食情趣

□苗连贵

闲时,女人嘴里总爱咀嚼点什么,譬如瓜子。那玉瓠似的门齿不单漂亮,更是嗑瓜子的利器。很多人都是嗑瓜子的能手,瓜子进嘴“咔”一声裂开,几乎同时“噗”一声瓜子皮出来,其唇舌灵动之迅捷,少有人及。

女人中,张爱玲女士爱吃零食是出了名的。她瘦,那张穿斜襟紧身上衣、两手托腰、脸蛋上扬、眼睛睥睨一切的照片,即现出她的纤弱娉婷。瘦,未始不是贪吃零食、误了正餐所致。

张爱玲女士住的公寓楼下,有一卖糖炒栗子的“大炒锅”。张爱玲回家,都会在这里买一包,边走边吃,那种饴糖和着油砂散发的焦香,一路香到家。写作时,倘若听见楼下卖桂花蒸饼的吆喝声过来,她便立时从醉心的文字中醒来,高跟鞋“咚咚咚”,飞奔下楼,那蒸饼的美味,绝不容错过。

在张爱玲女士笔下,上海滩的零食被罗列尽致,让她的文章满纸生香。

女性对零食的偏爱,有时近乎不可理喻。汪曾祺先生在《跑警报》中,写了当年西南联大一位女生,横竖不肯跑警报。日本飞机来了,尖利的警报声把众人都赶进防空洞,她倒好,去锅炉房洗澡,并在锅炉的出气口,煨上一茶缸莲子红枣汤。伴随着不断的警报声,这位女生就在空旷的锅炉房舒心畅意地洗头发,洗热水澡。炸弹的巨响震得玻璃“咯咯”叫,她却忘不了搅和她的莲子红枣汤,加糖加水,没事人一样。炸弹始终没有落在她脚下,她也始终没有被炸弹吓倒。不知是侥幸心理使她无所畏惧,还是莲子、红枣的香气镇定了她乱世中的神经。

女人吃零食,有时并不因饥饿,只是闲情的释放。鸡鸭鱼肉可以不屑一顾,对零食的执着却不可动摇。女人除了穿衣打扮,就这点小情趣,岂奈她何?

零食眨着撩人的媚眼,那诱惑力,男人似也招架不住。文人更“没出息”。汪曾祺先生能吃善做会写,梁实秋先生也不含糊,提起美食,津津乐道。在《梁实秋谈吃》中,他咽着口水把老北京的零食开了一长串:面茶,杏仁茶,切糕,扒糕,豌豆糕,糖梨,凉粉,烫面饺,豆腐丝,糖葫芦,艾窝窝……他坐在台北的书斋里,写着写着,一缕乡愁在心中泛起。

没想到,冷峻的鲁迅先生也对零食热情有加。他曾在《朝花夕拾》的一篇文章里写道:“我有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

鲁迅先生吃零食,尤其偏爱甜食。1926年,有朋友自河南来,送给他一包“柿霜糖”,打开一看,“又凉又细腻,确是好东西”。他便迫不及待吃起来。许广平告诉他,这是河南名产,用柿霜制成,性凉,如果嘴上生些小疮之类,一搽便好。鲁迅先生顿感遗憾,“可惜,她说的时候,我已经吃了一大半了,连忙将所余收起,预备嘴上生疮的时候,好用这来搽”。收是收了,可是心里像着了魔似的,老惦记这甜美的滋味,以至于夜里都睡不着,实在忍不住,爬起来又吃掉大半。他在《马上日记》中记载:“因为我忽而又以为嘴上生疮的时候究竟不很多,还不如现在趁新鲜吃一点,不料一吃,就又吃了一大半了。”在吃零食上,鲁迅先生如孩童般率真可爱,令人莞尔,这就是做人的本真。

零食不是饮食的主流,但它调剂生活,也调人心情。零食里贮着乡土气息或某种情怀,难怪众多作家,对各地五花八门的零食情有独钟,而且,还饶有兴味地写入文章里。

2017-10-27 1 1 河北日报 c29658.html 1 零食情趣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