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省级机关作风评议窗口 省级机关作风投诉平台
第11版:文化周刊·读书

致激情飞扬的青春岁月

——读《新三届致新生》

□胡艳丽

1977年,恢复高考的消息一出,全国上下顿时一片欢腾。积压了十年的求学欲望,那些迫切想要改变自身处境的希冀,便立即呈井喷之势,化为570万人同赴高考的盛况,在1978年这一数字上升到610万。经过几年大学生活的锻造,许多人实现了人生的蜕变,成为中国改革发展道路上的探路人及领军者。

新近出版的《新三届致新生》(东方平、少达编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3月出版)一书,收录选编了37位77级至79级“新三届”大学生对高考以及大学生活的记忆。他们当中有大学教授、机关干部、企业家、作家、工程师、经济学家、记者等,他们还原了当年参加高考与大学校园生活的真实面貌。本书不仅是一代人的回忆录,更是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历史纪念册。

停止了十年的高考,一朝解冻,是希望,是机会,更是对在岁月蹉跎中不懈努力的人的一种激励。纵观书中当年参加高考的学子们,他们大多并非在得到恢复高考消息后才开始努力学习,而是在日常劳作之余,始终保持着读书与学习的习惯,他们一直在通过各种方法、各种渠道保持着与知识的联系。在高考之前“临阵磨枪”,那仅仅是一种应考技能,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却没有人可以零基础,或是在基础非常薄弱的情况下,一朝达到高考录取水平。

比如1977年参加高考,分数过线,但由于其他原因而未被录取的骆小元,随着高考制度的进一步改革,招生条件发生了改变,1978年骆小元终于如愿考取了中国人民大学。其实,她在参加高考前,就没有停止过学习,在当年极其艰苦的条件下阅读了大量的中外小说。也正是因为这份艰难,她才更加珍惜读书的机会,从书中汲取了大量的知识,为她日后的“鱼跃龙门”打下了良好基础。

如骆小元般在高考中一度受阻的人,在书中并非孤例。值得庆幸的是,政策破冰,一个即将走上高速发展轨道的国家,不断打破种种局限,努力为年轻人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使得这一批优秀青年搭上了国家发展的高速列车。我们没有必要歌颂苦难,但在苦难中保有自尊,不断为梦想而努力的人,特别值得尊敬,他们所获得的成功也格外扎实。

在《复旦经济系七七级校园生活掠影》一文中,周伟林记述了一段令人非常向往的纯美大学生活。校园里的教书者,有年逾古稀,具留洋背景学贯中西的一代大家;有声名鹊起的中年骨干教师;还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上学读研留校的一批相对年轻的教师。漆琪生教授用毕生精力撰写《资本论大纲》,坚持《资本论》三卷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必须系统学习和理解,他的主张影响至今。张薰华教授用黑格尔正反合“圆圈的圆圈”娓娓讲述《资本论》,令人记忆犹新。校园里的考试也别开生面,张教授设计出各种题目,让学生抽签决定答哪道题,答不出甚至还可以再抽。在这里,考试考查的是学生的逻辑推理以及综合分析能力,而不是用考试去验证学生们的背诵能力。教书者教得酣畅淋漓,恨不得使出浑身解数,倾囊相授;求学者如饥似渴,虚心求教,一时间校园里学风浓郁,面向未来的一代领军人才悄然成长。

“我们就像杰克·伦敦《热爱生命》里那个刚被营救起来、饿疯了的生还者不顾一切地寻找和藏匿食物一样,也如饥似渴地到各处搜寻可读的书。”刘晓阳这样形容当年热切渴望知识的同学们。忆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当年意气风发的学子们,早已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正如这本书的封面所说的那样:“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风华正茂的青年一代,应该做的就是不懈奋斗,不怕失败。这本书也传达了“新三届”对新生的期待,通过了解、学习这些“新三届”的奋斗经历及背后的故事,激励着新一代努力奋斗。人生总会有几个转折点,当机会来临时,如果你从未留心积累,错失良机,生活可能就会按照原有的轨迹运行;而如果你早早做足了准备,抓住机遇,生活可能就此掀开崭新的一页。

2018-06-15 ——读《新三届致新生》 1 1 河北日报 c74969.html 1 致激情飞扬的青春岁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