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省级机关作风评议窗口 省级机关作风投诉平台
第16版:金融周刊·理财

别让代查征信APP窥探你的隐私

□姜 珊

“直连央行征信系统,只要在手机上下载软件就能查询个人征信记录。”如今,不少代查征信APP打着这样的旗号,让用户接入APP的后台,悄无声息地盗取了被接入人群的隐私。

笔者在手机软件商店搜索“征信”二字,“征信——个人征信查询”“51信用管家”“查征信”等手机APP映入眼帘,可见代查征信APP软件不在少数。笔者随机登录一款名为“查征信”的APP后,点击“个人信用数据”后即跳转到征信登录页面。按平台要求,用户需要依次输入征信账号、密码、验证码,然后进行身份验证和上传银行卡等信息,即可在24小时内获取报告。还有不少APP弹出广告:“对接央行征信中心,进行身份验证,24小时快速免费查询个人身份报告,无需去银行奔走排队,省时省力”。

对于是否了解这些软件的合法性,许多人表示“并不知情”或“认为是央行授权的APP”。但早在今年1月份,央行征信中心就发布声明称:“近期,我们发现智能手机部分第三方应用程序(APP)可以链接到征信中心查询网站查询个人信用报告。特别声明,征信中心未授权任何第三方应用程序(APP)提供个人信用报告查询服务,敬请广大用户注意。”但对于这样的声明大多数用户并没有看到,正有意在一个APP上查询征信的石家庄学院学生段晓表示:“我平时很少登录央行官网,这样的通知很容易被忽略。”

业内人士表示:这些APP实质上只是利用用户提供的信息,帮助用户在征信中心的平台上进行查询。对征信平台来讲,通过APP来查询的人和直接进入平台查询的人在流程和需要提供的信息上并没有不同。这些APP实际上充当了一个中介的角色。除此之外,这类APP也可能与一些获得授权的金融机构合作,通过其接口接入央行的征信系统。但APP本质上都没有被央行直接授权,并不合法。

设立这样的代查APP对商家有何好处?据了解,这些征信APP背后的运营主体,可能是助贷机构或者P2P平台,业务除了征信查询之外,有些与小额放贷、老赖催收等捆绑,背后很可能是一条利用隐私信息从事“黑灰”产业的链条。因此,如果用户下载后输入了自己的个人信息,这些APP可以轻而易举地将用户留下的信息留存使用,给客户留下极大的安全隐患。一旦之后被人非法使用,将造成难以预测的后果。

为了严查这些非法APP,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加强征信信息安全管理的通知》,其矛头直指当下第三方APP代查征信现象,并明确指出,严禁未经授权认可的APP接入征信系统。不止该《通知》中明确进一步加强对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运行机构和接入机构征信信息安全管理,5月4日,央行征信工作会议强调,以零容忍态度严肃查处征信领域违法违规行为。未来,这些非法APP将逐一被取缔。但对于消费者和用户来说,自身也要树立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意识,让不法分子无机可乘。

2018-07-10 1 1 河北日报 c79247.html 1 别让代查征信APP窥探你的隐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