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省级机关作风评议窗口 省级机关作风投诉平台
第11版:文化周刊·文艺评论

英模形象的 塑造与创新

——评电影《李保国》

□刘福泉 王新玲

作为一部主旋律题材影片,电影《李保国》集中展现了英模人物李保国的感人事迹和高尚品质。

英模人物是人类的优秀代表,他们为社会树立起思想和道德标杆,引领人们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前进。因此,英模人物是具有形象化展示手段的影视艺术的宠儿。纵观影视史上的英模人物形象,无论他们身处怎样的时代、面对怎样的困境,始终不忘初心、心怀大爱。他们身上那些令人敬仰的高尚品质,使得创作者心怀敬意地拍摄、观众眼含热泪地欣赏。电影《李保国》正是这样一部良心之作。

李保国身上有着与众多英模人物一脉相承的高尚品质:无私忘我,甘于奉献。这种品质是英模人物的根基。当影片中李保国的研究生陆涛想出国时,李保国劝说他应该将研究用于实践,将论文写在太行山上,为中国的农业发展贡献力量;为了帮助村民脱贫,李保国积极宣传果树种植技术,可思想守旧的村民们没有兴趣,结果李保国不仅免费教技术,还自掏腰包对前来听课的村民进行奖励;引导村民疏花、套袋时,面对他们的质疑、不配合,李保国总是说“赔了是我的,赚了是你的”;村里成立了果业公司,要给他股份,他拒绝了,说自己有工资;生病住院时,村里的果树急需他指导,他拔掉输液的针头,撂下一句话“活着干,死了算”,即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作为当代的英模人物,李保国最突出的事迹是科技扶贫,精准扶贫。科技的根扎得深,富裕之树才能繁茂。影片中,李保国不是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写论文,而是把自己的研究与太行山区的科技扶贫结合在一起。为了研究一块山地适合种什么,怎样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给农民带来更大的实惠,他实地研究地质结构、土壤、气候、水文、道路交通等,并在苹果种植领域大胆试验。然而,丰收的优质苹果并没有给农民带来更好的收益,着急的村民将苹果贱卖了,商贩转手就卖了高价。李保国意识到品牌的力量,他对村民们说:“我不仅会种苹果,还会卖苹果。”他总结出苹果绿色生产的128道工序,使得岗底村的苹果获得了绿色产品认证,卖到了大城市,卖到了国外,真正使农民品尝到了科技的力量。他还为每个苹果编制了二维码,能够追溯到谁浇的水,谁施的肥,谁摘的果,将绿色生产的每个步骤落实到具体的人身上,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冻花事件的发生,使他意识到,单一的产品风险太大,他针对山区的实际,提出槐树顶、栗子腰、苹果脚的立体农业体系,取得了多种经营的良好效益。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他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在丰收的喜悦中,想到了产业升级换代——引种红树莓。这些正是李保国懂农业、讲科学的体现。

扶贫关键还是扶人,影片在这方面做足了功课。当李保国发现给村民讲授的内容太专业时,他意识到自己并没有真正地理解农村、理解农民。为此,他向村民们保证,如果不能使大家赚到钱,他来赔偿大家的损失。最终,李保国的诚意打动了村民。扶贫工作不是靠一两个人就能解决的,需要一代代人的努力。影片中,李保国接过老师于宗周的事业,陆涛则接过了老师李保国的事业。李保国被称为“太行山上的新愚公”,他的事业需要更多人的接力与传承。比如,为及时运输红树莓秧苗,李保国到省城求援,他一心为民的情怀感动了许多人,最终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用直升机将秧苗安全运到,使得这个新产品的引种取得成功。

电影是形象的艺术,如果只是从工作角度塑造李保国形象,就显得有些单薄。为此,影片还通过一些生动的细节彰显了知识分子的个性和情感:在参加会议时,他因为领导讲的空话拂袖而去,当农民面临危机时,他又能放下所谓的面子,亦屈亦伸而不失风骨;贤惠的妻子为缓解丈夫的压力,邀请他跳舞,他却因走神而掉下戏台;他想为妻子过个惊喜的生日,不料却记错了日子……这些小细节小浪漫为影片增添了不少亮点,使得电影的叙事节奏张弛有度,立体式多角度地诠释了真实的李保国形象。

总的来看,这是一部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接地气的艺术作品,是更好地弘扬李保国精神的鲜活教材。

2018-07-13 ——评电影《李保国》 1 1 河北日报 c80047.html 1 英模形象的 塑造与创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