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省级机关作风评议窗口 省级机关作风投诉平台
第15版:保险生活·聚焦

奇葩险层出不穷 违背保险本意

强监管与理性消费相结合保障保险回归本源

□韩立飞

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保险业也开始向网络进军,各种互联网保险产品出现在人们生活中。然而,这些互联网保险产品是否合法、是否管用?诸多问题并不明朗。

近年来,依托于互联网保险对部分标准化传统保险的快速替代及场景创新型产品带来的增量市场,互联网保险创新业务保持高速增长。

不过,据介绍,随着保险业创新速度加快,一些听上去较为新奇的保险产品也陆续出现,尤其是通过互联网销售的保险产品,有些甚至可以称得上奇葩。

多数网络奇葩险违背保险本意

曾有某影视演员公布恋爱消息后,网购平台上出现了“××恋爱险”。

对于此类情形,监管部门曾发布《关于防范互联网伪保险产品的风险提示》,明确指出公众人物“恋爱险”并非保险产品,不符合保险法规定,也不是由保险机构开发和销售。

据调查,一家电商平台上由某保险公司开发的名为“医生职业险、人身意外险、扶老人电梯意外险、医疗保险”的保险产品,俗称“扶老人险”。

不过,当查询这一产品的保险条款时发现,这款保险适用的情况是当投保人因见义勇为遭遇意外伤害而身亡才可赔付,是一款意外险,与宣传语中的“敢扶老人”并没有直接关联。

实际上,支付宝在2015年就推出过一款“扶老人险”,用户只要支付3元,一年期间最高可获得两万元的法律诉讼费,并享受全年的法律咨询服务。不过,这款产品已于2017年下架。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在互联网上购买这类“奇葩险”的网友不少,但是大多数都未曾有过赔付经历。

出重拳强监管

“网络奇葩险本身就属于冷门险种,保险公司只是出于品牌推广、多元化产品的目的打出这些旗号。”一位保险工作人员说,他有一个朋友就是因为觉得这款产品新颖,抱着“买着玩”的想法购买了这款保险。

“如果消费者因肠胃疾病住院,使用了这款‘吃货无忧险’后,就会有在医院的就医记录以及在各大保险公司的理赔记录,之后再购买其他保险时就不再是健康体,可能会被要求增加保费甚至拒保。”上述保险工作人员说。

与此类似,媒体曝光的违章贴条险、熊孩子惹祸险、扶老人被讹险、忘穿秋裤险、美厨娘关爱险等等,这些看似是“精准”服务的保险大多数费用并不高,便宜的仅需1元,多的百十元,也迎合了一些人的特殊需求,但如此保险并不“保险”。

有专家指出,种类繁多的“奇葩险”无非是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所谓保单,不过是商家自行印制的一张纸;靠含糊其辞的关键信息坑骗投保人,或将引发个人信息遗失或泄露风险等。这些套路就很可能潜伏在这些“奇葩险”的背后,其风险不得不防。

事实上,早在2015年人民银行等十部门就发布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互联网金融按照“依法监管、适度监管、分类监管、协同监管、创新监管”的原则监管;去年底保监会出台了《财产保险公司保险产品开发指引》,这些都是互联网保险向好发展的保障。

显然,以炒作博取眼球的一些网络“奇葩”险种应当立即叫停。业内人士指出,一方面,监管部门应当加强监管,净化互联网保险市场,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保险公司进行产品创新要以“解决消费者实际保障需求”为准则,切莫靠炒作忽悠蒙蔽消费者。此外,面对层出不穷的保险产品,别人再怎么忽悠,消费者也要时刻保持理智,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符合自身需求的保险产品。

2018-08-09 奇葩险层出不穷 违背保险本意 1 1 河北日报 c88095.html 1 强监管与理性消费相结合保障保险回归本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