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省级机关作风评议窗口 省级机关作风投诉平台
第13版:金融周刊

一周热评

文化产业信贷融资瓶颈待破解

□金 言

“痛并快乐着”——这是当前文化产业信贷融资的现状。为何“快乐”?因为经过多年探索和发展,银行业金融机构已在信贷产品、服务模式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创新,服务了一批优质项目。中国银行业协会8月16日发布的《银行业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8)》显示,截至2017年末,21家主要银行文化产业贷款余额达7260.12亿元。其中,文创贷、文化贷、知识产权质押贷、商标权质押贷、艺术品质押贷、著作权质押、产业投资基金等创新模式颇为亮眼。为何“痛苦”?源于文化产业信贷融资瓶颈仍待破解,突出问题是文化企业的核心资产抵质押通道仍不够完善,企业需求与银行信贷产品之间的标准化接口仍需打通。

笔者认为,破解上述瓶颈的最重要手段,是推动文化企业无形资产的评估、交易、管理、处置等方面的标准化建设,同时需继续完善财政、监管、行业三位一体的政策支撑体系。

构建文化金融支撑平台。如何增强无形资产质押对银行信贷风险的抵补效果?笔者认为,要构建文化金融支撑平台,推动文化企业无形资产的评估、交易、管理、处置等方面的标准化建设。构建这一平台,单纯依靠银行业推动难度较大,应强化不同文化市场管理机构之间的协同,围绕无形资产构建完整的平台、通道,为银行的文化金融业务提供公允、标准、高效的支撑,并最终形成完整的文化市场无形资产生态环境。

具体来看,可从几方面开展探索。针对“无形资产评估及交易”,可建设具有政府支撑、市场化运作的无形资产评估机构,探索政府为评估机构提供部分托底的模式,提高评估机构的市场认可度。重要的是,围绕评估机构组织形成统一的无形资产交易市场,使得价格评估和交易定价无缝对接,提高评估效果质量和评估后无形资产流通变现的能力。针对“无形资产登记管理”,可优化无形资产审查、登记、管理机构,整合形成一体化、标准化、线上化的平台。针对“无形资产处置变现”,建议由政府牵头、文化行业和银行参与,成立文创资产管理公司,专门从事银行文创不良资产的处置工作。针对“无形资产担保和保险”,建议成立专门从事无形资产担保、保险的金融机构,或要求传统担保、保险企业设立文化金融专业服务部门,构建无形资产的风险缓释机制,补充风险分散分担体系中的缺失环节。此外,还可开展“文创资产证券化”探索,在知识产权保护逐步加强和规范的背景下,文创资产证券化的可操作性、覆盖范围提高,例如探索基于未来票房或门票收入预期现金流的资产证券化产品。

完善“三位一体”政策支撑。笔者认为,受风险与定价不匹配、投入与收益不匹配等影响,在现有条件下,单纯依靠市场力量让银行继续加大对文化金融的资源投入,尚存一定难度,建议采取有效的政策引导措施,继续完善财政、监管、行业三位一体的政策支撑体系。

2018-08-21 一周热评 1 1 河北日报 c90295.html 1 文化产业信贷融资瓶颈待破解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