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省级机关作风评议窗口 省级机关作风投诉平台
第07版:党风廉政

微 评

“严禁诉苦比困”让扶困助学更暖心

□张淳艺

11月6日,教育部等6部门发布《关于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要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要尊重和保护学生隐私,严禁让学生当众诉苦、互相比困。(据《北京晨报》11月7日报道)

不让学生因受救助而牺牲个人尊严,这是救助工作的基本伦理要求。然而,在现实中,部分高校在认定贫困生时往往热衷于公开“竞选”,并由全班同学进行投票。这种做法的初衷固然为了追求公平公正,但客观上却对当事学生的自尊心、隐私权等造成了伤害。同时,有的学生虽然家境贫困,却不愿当众“自揭伤疤”,于是便索性放弃申请助学金,这显然有悖于扶困助学的初衷,不利于最大限度发挥其应有作用。

事实上,在大数据时代,靠诉苦比困认定贫困生既不应该也没必要。通过与民政、金融、社保等生源地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高校完全可以掌握申请助学金学生的真实情况。同时,建立失信惩戒机制,对弄虚作假者及时取消受助资格、追回助学金,并给以相应惩戒,也有助于遏制造假行为。此次《意见》严禁让学生当众诉苦,既是对学生尊严和隐私的保护,也是对高校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倒逼——如何在不涉及学生个人敏感信息的前提下,公平公正地做好认定工作,高校管理者还要拿出更多智慧、做出有效探索。

2018-11-08 微 评 1 1 河北日报 c106602.html 1 “严禁诉苦比困”让扶困助学更暖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