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省级机关作风评议窗口 省级机关作风投诉平台
第10版:文化周刊·布谷

我的老政委

□夏玉祥

我终生敬慕的老政委刘冰斋过世两年了,我很想念他。政委走的时候,我曾在他的遗像前情不自禁地失声痛哭。政委走了以后,我时常记起他说话与走路的样子,高兴与震怒的神色,以及对我的教诲与影响。

政委是山东人,在炮火纷飞的解放战争中入伍,参加过著名的孟良崮战役。1972年盛夏,我团一营在北戴河担负暑期执勤任务,一天深夜,突然风暴骤起,飞沙走石,大雨滂沱,电闪雷鸣。当时,刘政委正在双峰山的连队蹲点。他惦记哨兵的安全,立刻穿上衣服,叫上警卫员,冲入暴风雨中。风越刮越大,雨越泼越猛,巨雷接连不断地在身旁响起,有几棵老杨树都被连根拔起或拦腰折断。他摸着山石,扶着松木,踩着崎岖的山路,艰难地向前走。跌倒了,站起来,又跌倒了,又站起来……不知道跌倒了多少次,也不知道站起来多少次。直到把几个哨位全部查完,逐个看望了执勤战士,才放心地回到营房。

1974年腊月,全团在唐山地区进行野营拉练。行将结束时,团里决定,在一昼夜之间,徒步行军赶回团部。团部在滦县县城西关,距部队出发地100多公里,夜间要翻过一座高山。干部战士平均负重近40斤,背着被褥、衣服、米袋、武器等物品。带着这么重的东西,走这么远的路,时间又这么紧,其艰难可想而知。

按照当时规定,部队行军训练,连以下官兵要同样负重,营级干部可不背行装,团首长可坐吉普车。团长、政委为了鼓舞官兵的士气,保证任务的完成,都不坐车,徒步带部队前进。刘政委在战争年代受过伤,被评定为三等伤残。大家都劝他先坐车返回团部,组织留守人员做好迎接部队的工作,但他怎么也不同意,说:“任务这么艰巨,我岂可离开部队!”让一名副政委乘车回团部准备迎接部队。

途中经过那座山时,正是午夜,月淡星稀,寒风凛冽,草木丛生,路径狭窄。间有悬崖峭壁,下望无底,险象环生,阴森可怖,特务连的几匹战马几度骇啸长嘶,踟躇不前。政委不顾身上有伤和极度劳累,和团长并肩指挥部队。广大官兵见团长、政委弃车不坐,人人士气大振,个个忘记疲劳,勇往直前,穿越险山,准时返回团部。

1976年夏天,唐山地区发生历史上未曾遇过的大地震。大地摇晃,山河颤抖,许多房屋即刻倒塌,众多城乡居民遇难。震发之夜,刘政委正在离团部十几公里的老龙湾农场,他从窗户跳了出来,而他的司机白天带车去了团部,未在身边。电话不通,无法联系,怎么办?他一分一秒都没有迟疑,放开两腿跑回团部。没进家门,直接到了办公室,召开团首长紧急会议,组织指挥团机关和直属连队立即赶到灾区抢救群众。

当时,全团有三个营,一营在北戴河,三营在滹沱河,都不在震区。唯有二营不仅在震区,而且在离震中胥各庄不远的南堡,通讯全部中断,电话、步话机失灵。政委惦记二营官兵安危,心如火焚,在白天指挥了一天救灾之后,连夜带人驱车赶往南堡。

团部距二营一百多公里。地震那天,暴雨连绵,刘政委一行走到滦南一个村边时,路上雨水漫漫,车不可越,停了下来。这个地方离二营还有20公里,因为不知路上的水究竟有多深、多远,再走实在是太危险,随行人员都劝刘政委不要去了,返回团部。但刘政委非去不可,把裤腿一卷,踏入水中,徒步前行。雨一直在下,水深处常常没膝,天亮前,终于赶到二营。

二营房屋大多倒塌,有官兵不幸遇难。刘政委看望了干部战士,给遇难的同志开了追悼会,安排布置了救灾工作,又涉水赶回停车的那个村边,乘车返回团部。

1977年5月,我调往省军区政治部,到了石家庄。不久,刘政委升任某守备师副政委,去了承德,我们见面少了。所幸的是,他离休后也到了石家庄,我见老政委的机会又多起来。政委离休以后,有几年身体不是很好,记得2011年去看望他时,他的身体明显好了许多,举止平稳,声音洪亮,两眼有神。那时他刚搬进新家,家里宽敞豁亮,客厅和过道墙壁上,挂着他多幅年轻时的照片,身着戎装,焕发着英武之气。

政委是个英雄。从我屡屡见到的、他每临急难险重情势便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就可以想见他当年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会有多么英勇。他对党的忠诚,对部队的热爱,对事业的献身,对官兵的牵挂,影响和感动着许许多多他的战友和部下。几十年来,每当我在执行任务中遇到艰难与危险的时候,脑子里常常会出现他的身影,激励着自己像他那样去思考,去行动,去奋斗。

2018-12-28 1 1 河北日报 c115746.html 1 我的老政委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