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省级机关作风评议窗口 省级机关作风投诉平台
第10版:地方新闻·保定

守护“针尖上的国粹”

——定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绣技艺传承的故事

▲日前,在定兴县大牛中心小学,梁淑平(右二)教孩子们学习京绣技艺。 记者 霍艳恩 见习记者 吴晓萌摄

▶扫码看视频。记者 林凤斌 霍艳恩 见习记者 吴晓萌摄制

□记者 林凤斌 通讯员 徐海涛

今年以来,随着“紫禁城里过大年”展览的持续火爆,社会上又掀起一波“故宫热”。然而,当游人参观坤宁宫,赞叹里面喜帐、喜帘等复制绣品的精美时,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些作品全都出自定兴县梁淑平和她的京绣团队之手。

京绣又称宫绣,为“燕京八绝”之一,被誉为“针尖上的国粹”。梁淑平17岁拿起绣花针,致力于京绣技艺传承整整40年。在她的推动下,京绣2014年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越来越多的京绣产品被推向市场。然而,对于这一古老技艺的传承,梁淑平仍不敢乐观。

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的传统绝技

京绣诞生于辽代宫廷,清代宫中特设“绣花局”,融合全国各地许多绣种技法,形成独树一帜的刺绣。清朝灭亡,京绣技艺流落民间。

“家有黄金万两,不如一技随身。”梁淑平今年57岁,出生于定兴县南大牛村,其京绣技艺和这条家训一样,从其祖上一代一代传下来。之所以能把京绣技艺传承至今,除了爱好,还缘于梁淑平对祖训的坚守。

小时候,梁淑平特别喜欢刺绣,经常趁没人偷偷在绣架上绣上几针。17岁时,她便专门跟父亲学习京绣技艺。心灵手巧的她,几年时间,功夫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上世纪80年代,梁淑平的父亲成立了自己的刺绣厂,给北京几家绣花厂代工,生产靠垫、坐垫等产品,出口到国外。七八年的时间,生产便辐射到周边十几个村,梁淑平很快成了企业“掌门人”。

那时,接的活儿多且急。梁淑平一个村一个村挨家挨户去收活儿。赶上活儿没干完的,只能坐等,经常要后半夜才回家。有时客户要货急,梁淑平干脆不回家,直接乘火车去北京。在北京,梁淑平舍不得住旅馆,前半夜蹭火车站候车室,后半夜就蜷缩在街道热力井盖上将就一宿。

去北京送货,要先骑车10多公里到定兴火车站,从北京回来,下了火车再骑车回家。有一次,从北京回来,正赶上下大雪。乡村的夜晚,没有灯光,放眼望去到处是白茫茫一片,根本辨不清道路,只能推着自行车走。那次,平时1个多小时的路程走了3个多小时。“那时充满激情,多苦也不怕。”梁淑平回忆说。

上世纪90年代,外贸出口萎缩,京绣产品订单锐减,企业陷入困境。有一次,半年都没钱发工资。眼看到了年底,绣工纷纷打起“退堂鼓”。培养一名成熟的绣工不易,队伍散了,再拉起来就难了。想到此,梁淑平想办法借钱为绣工发工资。

2000年,峰回路转。这一年,故宫要复制清朝皇帝大婚时的喜帐、龙袍、喜服等大大小小几十件绣品,几经辗转找到了梁淑平。“京绣就是从皇宫里流出来的手艺,复制故宫的绣品是对京绣技艺传承的一次大考。”她既兴奋又紧张,精挑细选了100多名技艺精湛的绣工,花了3年多时间完成这批活儿,并一次通过验收。从此,京绣的名号又响了起来,梁淑平接的活儿也多了起来。2008年北京奥运会礼仪小姐的颁奖礼服、央视春晚主持人的传统服装等都是出自梁淑平和她的绣工之手。

京绣人工成本高,利润并不算高,梁淑平的丈夫一直劝她转行干点别的。前几年,看白沟生产箱包很赚钱,梁淑平也动心了。一个箱包企业老板看中她的能力,特别想和她合作。“只有我们在从事京绣生产,我们不做了,这门手艺就有失传的危险。”思来想去,梁淑平最后还是没能放下京绣。

2014年,京绣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作为代表性传承人,梁淑平感觉“有了盼头”。目前,她的定兴县燕都刺绣工艺品制造有限公司已成为河北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发基地、保定市第一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年营业额达到了两三千万元。

在传承中融入现代时尚元素

在史料记载中,京绣有“锦绣组绮、精绝天下”的美誉。梁淑平介绍说,京绣的用料极其考究,绣布非丝绸不选,绣线非蚕丝不可;针法也相当丰富,有齐针、套针、垫针等十几种针法,不同的针法表现效果不同;各种图案有严格的规范,如在龙袍纹饰图案中,龙眼、鳞片、毛发都要以彩线强化装饰。

除绣法严谨,完成一件绣品还需要打版、画图、扎眼、刷粉、上绷子等十来道工序,每个工序均须手工完成。正因如此,京绣产品的成本中,人工占去大部分。2000年为故宫复制绣品时,一件龙袍,8个技艺纯熟的绣工花了500多天才完工,其人工成本可见一斑。

最初,梁淑平的企业只是生产靠垫、坐垫,以及用于民间收藏的龙袍、戏服等,销售面很窄。1997年,全国刺绣行业整体低迷,很多同行纷纷改行。梁淑平敏锐意识到,传统京绣产品已经不能满足时代要求。于是,她聘请专业设计团队,加大了新产品的研发。此后,梁淑平先后开发出旗袍、对襟、偏襟等中式传统服装,以及钱包、披肩刺绣手工艺品等上千个产品,很多演员、晚会主持人都找她订制演出服装。2012年,她的“淑平宫绣”通过国家商标认证。2013年,其独创的“立体手工刺绣”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由于价格不菲,京绣产品的顾客大部分局限于特定人群。其中,有近三分之一来自私人订制。为此,有人建议,纯手工制作京绣成本太高,不如用“淑平宫绣”这块招牌做机绣,这样,成本能降很多,产品便宜了,销路自然就好了。对此,梁淑平想都没想就拒绝了:“京绣的神韵和艺术魅力,机绣根本无法与之相提并论。打着京绣的旗号做机绣,不仅会砸老祖宗的牌子,还要葬送这门技艺。”

直到现在,梁淑平仍坚持用传统京绣技艺生产。为了拓展市场,让更多的人了解京绣,她带着产品多次参加北京、深圳等地的文博会以及东京、巴黎等国际时装展;为了降低成本,让更多的人能够接受得起京绣产品,她尝试着用现代简约的形式呈现京绣艺术,设计生产时装。

目前,总投资3亿元的京绣产业园已开始在定兴动工兴建。该园区集展示、体验、研发设计、生产于一体,可以让人们直观地感受京绣的制作技艺和艺术魅力,并进一步扩大京绣在现代时尚产品上的设计与应用。

培育京绣技艺传承的“种子”

近日,在南大牛村的刺绣厂,200多平方米的生产车间窗明几净,绣工们在认真刺绣。身为老板的梁淑平,不时巡看,个别图案比较难处理的关键部位,她会亲自上手,一边操作一边讲解其中需要掌握的技巧。

制作京绣的工具看着简单,4块木板将布夹紧,再有一根针就够了,但掌握起来却并非易事。梁淑平说:“这针就有好多等级,京绣常用的12号针,两厘米长,比头发丝略粗,一般人拿都拿不住,更别说干活了。每一针的要求都非常高,稍一疏忽就毁了整幅作品。”

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绣工,时间和耐心必不可少,还要有一定的审美能力。据了解,学习刺绣,1年左右只能懂得基础,3年左右才能独自完成作品,没有一定的毅力很难坚持下来。像图案复杂的唐卡,没有十年八年的功底,绣品根本无法达到传神效果。梁淑平说:“绣工基本都是当地村民,平均工资3000多元,收入在当地不算低,且不耽误家里的活儿。但一坐几个小时,年轻人还是嫌枯燥不愿干。”

据了解,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南大牛村及周边从事京绣生产的群众最多达四五千人。而现在,梁淑平的8个刺绣工厂,绣工总计才500多人,年龄均在45岁以上,从业时间最长的达40年,最短的也有15年。

京绣传承后继乏人,梁淑平也非常担忧。2017年9月,她在大牛中心小学免费开设了京绣兴趣课。虽然只有22个孩子报名,但梁淑平坚持每周都给孩子们上一次课。据介绍,目前,梁淑平的女儿田丽在北大附小、人大附小也开办了京绣兴趣课。对此,梁淑平很是欣慰:“不管结果如何,总算是在培育京绣技艺传承的‘种子’。”

2019-04-15 ——定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绣技艺传承的故事 1 1 河北日报 c130293.html 1 守护“针尖上的国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