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省级机关作风评议窗口 省级机关作风投诉平台
第07版:社会

延时放学、课业辅导、兴趣培养——

让校内课后服务更“解渴”

5月10日,石家庄市阳光小学的学生在校内课后服务中练习皮影戏。 记者 田瑞夫摄

□记者 马 利 见习记者 桑 珊

孩子放学早,家长下班晚,放学后去哪儿的“三点半难题”困扰着不少家长。今年3月,省教育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人社厅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免费对有需求的小学阶段在校学生开展校内课后服务。这一政策在推进过程中遇到哪些瓶颈,如何确保校内课后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校内课后服务给家长“松绑”

“学校的托管可是给我们解了围。”5月6日17时许,石家庄市平安小区附近一小学门口,家长们正在排队接孩子。说到校内课后服务,大家打开了话匣子。

张女士的孩子今年上三年级,原来都是15时10分放学,她和爱人在工厂干玻璃贴膜,每天上班时间紧张,根本没有时间提前出来接孩子,“晚点接,工作不耽误。”

家长们介绍,这所学校1300多名学生中,六成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双职工家庭,每天下午放学,有的孩子独自回家,有的虽然有家长来接,回家后被反锁家中,带来各种安全隐患。“每天放学后,孩子们留在学校里写作业、参加活动,孩子安全,大人安心。”

石家庄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从2015年开始推行小学生免费托管服务,目前主城区有9.75万名小学生接受这一服务,解决了小学生下午放学后家长准时接回难、无人看管的现实问题,得到了家长的普遍认可。

随着社会的发展,“三点半难题”不仅在城市出现,县城里的家长们也遇到挑战。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出租车司机王师傅曾经面对这个难题一筹莫展,“下午都不敢开远路,一过三点就不敢再接新活,唯恐耽误了放学接孩子。”

去年暑假开学,王师傅孩子所在的学校提供校内课后服务。校方经过和家长协议,如果学生愿意,每天放学后可免费在校学习1小时。“这样就能多跑1小时,挣得比以前多了。”

随着全省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工作的开展,越来越多的家长享受到这一政策红利。

“现在辅导作业也轻松了。”在石家庄市神兴小学绿洲校区门口,老吕喜滋滋地看着孙子跟同学们打篮球。60多岁的老吕身体硬朗,每天接送孩子不成问题,但孩子回家后的管理却让他头疼,不是看电视就是玩手机,根本没心思写作业,“现在孩子在学校写作业,不仅更专心,有了问题还能问老师。”

据了解,我省校内课后服务优先保障双职工家庭子女、残疾儿童、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经济困难儿童等亟需服务群体。

从“管作业”到“管成长”

“学校刚开展托管服务时,以静态托管为主,孩子们放学后到指定教室由学校教师轮流看管辅导家庭作业和阅读课外书。”石家庄市神兴小学副校长张利宁介绍,很快大家就发现了这种单一托管的弊端:孩子们基本是从一个课堂到另一个课堂。

孩子们真正喜欢什么?学校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到,孩子们最喜欢的课外活动排在前三位的是体育运动(51.7%)、看杂志书籍(26.2%)、社团活动(22.1%),85.2%的家长希望孩子放学后参加体育锻炼。

经多次协商后,神兴小学尝试与河北师大体育学院签订了托管社团共建协议,让大学生志愿者到校参与体育托管,依托高校学生资源在托管时间开设了武术、啦啦操、国学、合唱、足球等6大类的托管社团。

“省里也特别关注到了发展学生素质。”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此前已要求学校围绕培养学生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科学合理确定服务内容及形式。

在石家庄市阳光小学校长翟贵书看来,校内课后服务更需要因地制宜。

阳光小学地处城乡接合部,学校以“博雅”教育为办学理念,培养学生博学多才、行为雅正。校内课后服务开展以来,学校把这一理念引入到服务过程中。

该校先后举行了“恒静悟静的书法课”“故事爸爸妈妈进课堂”等系列活动,在规范学生行为的同时,鼓励家长们参与进来,实现家长与学生共同成长。

“怎么让服务内容更丰富?”张利宁分析,在最初阶段,不少学校都会遇到“资源荒”。

“相比之下,城市高校、文化、艺术资源相对丰富,部分小学多方借力,形成丰富的活动。”翟贵书分析,县城、乡镇学校面临的挑战更多。

“通过精心设计,服务也可以充满乐趣。”翟贵书介绍,针对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学校将新游戏与老游戏结合,制定出了7项活动课程,分别是:跳方格、踢毽子(丢沙包)、跳皮筋、滚铁环、跳绳、乒乓球、呼啦圈等,同时将活动区域分出七大块,规定每天活动不重样。这些课程虽然简单但是有趣,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制度约束,好事方能办好

家长们叫好的课后服务,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看护教师对学生不熟悉、教师劳动强度大、一些教师无法参与教研活动、滞留学生使教师不能正常下班等挑战。

一位小学老师表示,托管时不同班级孩子集中在一起,维持秩序、确保安全、辅导各科作业,时刻做到眼不离人,比上课更加费心。

“课后时间原本是老师教研时间,为了不影响教研,学科老师调换了集中教研时间。”张利宁介绍。

对此,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建议,校内课后服务应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作用,并广泛动员学生家长、社区志愿者、五老志愿者、高校优秀学生、退休教师、文体工作者、民间艺人、能工巧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社会各界热心人士,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提升校内课后服务能力。

“多方参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老师的压力,但是具体工作中,还需要制度的约束。”一位小学负责人表示,高校大学生志愿者流动性大,师资不稳定,上课时间因路程问题可能无法按时到达;享受服务的学生往往跨班级混编,在点名、家长接和管理上容易出现漏洞。“学校需要与爱心人士形成约束,严格服务流程,确保服务安全、优质。”

“还有的家长觉得学校课后服务就是孩子的一切都由学校负责,家长不用管了。”翟贵书认为,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事,更离不开家庭、社会的协作合力。“学校承担课后托管,是一项托底的工作,家长不能因此放松对孩子的教育引导。”

2019-05-13 延时放学、课业辅导、兴趣培养—— 1 1 河北日报 c133395.html 1 让校内课后服务更“解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