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省级机关作风评议窗口 省级机关作风投诉平台
第11版:文化周刊·文艺评论

■广播剧《骆驼湾的笑声》评论小辑

深情书写山乡巨变

□仝文瑶

《骆驼湾的笑声》是河北广播电视台新近制作的四集广播剧。全剧以简洁的结构间架、朴素的叙事方式、丰富的细节设计以及精湛的声音艺术表现,塑造了以张武毅为代表的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党员干部群众生动丰满的形象。一部好的广播文艺作品必须具备“五有”,即“有人、有意、有戏、有声、有新”。在这部作品中,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创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力。

在题材处理上,该剧以独特的视角关照生活,以朴素的方式弘扬主旋律。该剧以阜平县骆驼湾村攻坚克难、脱贫致富的事迹为原型,表现以张武毅、黄秀格等为代表的新时期党员干部致力扶贫攻坚,为民谋福创富的故事。剧情所涉既有如何扶贫扶志、如何谋划产业布局等诸多关乎振兴乡村经济、改善农民生活的内容,更有如何建立密切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深刻思考。作者巧妙建构了一个亲历者的叙事视角,基于强烈真挚的个人感受进行主题呈现和人物塑造,将重大题材置于个体生命的深刻体验和普通民众的寻常情愫之中,运用极具生活质感的戏剧冲突,艺术化地传达主体诉求,揭示作品主题。

剧中的张武毅是一位经历丰富、事业有成的企业家。作者从“带动与被带动”这样一组关系入手,对“大树进城”“跑步鸡饲养”“土地流转”“全域资源推广”等情节进行有机整合,集中、紧凑、有序地将“脱贫攻坚”这一重大主题血肉丰满地呈现出来,并通过细致的场景描摹、生动的性格刻画,凸显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内在意图的张力。

在人物塑造上,遵循生活逻辑,表现鲜活丰满的人物形象。全剧五个主要人物,创作者都是从生活实态出发,以真实可信为基准点,在情节的循序推进中完成对人物形象、性格等多层面的表现。每个人物的言行举止、情绪情感等都带着属于这个人物的鲜明符码,在情节、环境这两大要素助推下形成自然而紧密的一体,不着斧凿之痕。

在戏剧结构上,叙事简洁洗练,情节张弛有度。《骆驼湾的笑声》整体结构层次清晰、节奏明快,简洁洗练地表现人物的情绪情感,传达作者的意图动机,形成强劲的戏剧张力。首先,整部作品采用的是典型的点线型结构,围绕“大树进城”等几个中心事件,展开寻求改变贫困生活,带领百姓图新创富等剧情。各剧集间相对独立,由具体的时序线索贯穿前后,形成剧情间的有机关联。这类结构中叙事重点突出,戏剧冲突集中,能较好地满足广播受众的欣赏需求。其次,情节设计巧妙,节奏鲜明。该剧能够以浓缩简洁的故事表现复杂的线索纠葛,用单纯的表达样式蕴含丰富的内在情感,使作品的节奏明快起来。第三,转场通顺,形式丰富。在广播剧中转场是戏剧节奏形成和情节推进的关键环节。该剧的场景转换顺畅,上下衔接平顺自然。除了用音乐、语言、音响、感情间歇与逻辑停顿等将场景切开外,还通过人物对白提示场景,形式更为多样。

在广播要素使用上,语言、音乐、音响三大要素协同发力,共同构筑戏剧空间。一是人物语言个性突出,声音形象辨识度较高,充分呈现了剧中人物鲜明的个性和复杂的情绪。张武毅坚毅果敢的语风、林书记深沉厚重的语态、黄秀格和缓温暖的音色等,将声音的造型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同时角色语言的内容设计也是从人物的角度遣词造句,既显示人物的个性特征,又展现其心理活动、行为反应和情绪变化,通俗易懂,魅力无穷。二是音乐音响意蕴丰富,具有极强的艺术力。剧中极具地方特色的原创音乐的使用,提升了作品的艺术品位,增强了辨识度。

通观整部作品,其所弘扬和传达的主流价值观以及彰显的艺术魅力,是奉献给社会的极富营养的精神食粮,也是广播人在脱贫攻坚的决战时期,对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过程的忠实记录和深情讴歌。

2019-05-31 ■广播剧《骆驼湾的笑声》评论小辑 1 1 河北日报 c136547.html 1 深情书写山乡巨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