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省级机关作风评议窗口 省级机关作风投诉平台
第10版:文化周刊

理想的探索

□王长宗

唐朝名臣魏徵,称得上理想主义的典型。他属于痴情的追寻者、执着的探索家乃至孤独的问路人。

魏徵的政治人生,颇具传奇色彩。早期,他曾紧跟在李密、窦建德等人身后,还曾追随李渊的大儿子李建成。他居然屡附屡叛、叛李投李。当然,魏徵绝非那种反复无常的角色,而是在寻找一个足以实现人文政治理想和治国抱负的操作平台。

据史料记载,魏徵善读。幼年时,学习道家思想,清静无为。与此同时,道家和儒家的文化脉络又极为贯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与“民为邦本”的思想,同样扎根在他头脑里。与此同时,儒家建功立业的理想色彩同样强烈,这便是“无为”才能“有为”的思想体系的辩证统一。很遗憾,失败总在前面等着他,迫使魏徵半生都找不到心仪的政治舞台。毋庸置疑,他的内心既清高,又孤独。

中年时,“玄武门之变”戏剧性地改变了魏徵的探索之路。李世民这位“政敌”,瞬息间转化为他的天下之君与政坛盟友。显然,新的探索之路神奇地开启了。

所谓的政治“前嫌”,可以捐弃,恩怨也可以化解,最要紧的是,政见与行为方式,必须逐渐磨合。作为一名理想主义者,魏徵的选择只能是毅然前行。李世民求贤若渴的政治胸怀,魏徵高瞻远瞩、切中肯綮的政治见解,使他们之间,如鱼水相逢。魏徵向李世民贡献的治国方略有中长期的,也有近期的安排。李世民对他格外信任,居然照单全收。这种从政姿态,正所谓“从善如流”吧。“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以及“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载舟覆舟,所宜深慎”等思想,为“贞观之治”铺平了成功的道路。

魏徵的理想是丰满的,可惜李唐初兴的现实却非常骨感。毕竟,历史铁律很难被打破,那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局面。起初,因四敌环伺,李世民能够如履如临,自律自省。直到“贞观之治”的局面形成,反倒追求享受,声色犬马。为了绕开魏徵的犯颜进谏,李世民不得不将一只鹞子活活闷死在怀里。那种场面,能瞒得了魏徵明亮的眼睛吗?魏徵曾于半年时间,连写四论政疏,历数政弊,分别是《谏太宗十思疏》《论君子小人疏》《论治道疏》与《十渐不克终疏》。他一生所上批评时弊、建言献策的政疏,何止于此,正如史料记载:“凡二百余奏,无不剀切当帝心者。”

就是这样,魏徵终生不停地进谏,不停地批评政弊,从而展示自己的政治理想。那道《十渐不克终疏》,写贞观中期,面对民物蕃息、四夷归附的盛世,李世民自觉不自觉地认为,不必总是缩手缩脚了。执政初期,魏徵所强调的谨慎,变成了骄傲自满,俭朴变成了奢靡铺张,清静无为变成了追求奇珍异宝、豪华宫室和对外用兵。通过《十渐不克终疏》,魏徵从十个方面剖析李世民正在开“历史倒车”。一道又一道奏疏,将一名理想主义者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李世民堪称一代明君。他总是在盛怒之后,理解和接纳了魏徵的良苦用心。他把《十渐不克终疏》刻于屏风上,四时诵读,以为“座右铭”,从而警示自己。

魏徵死后,李世民忘记了“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箴言。他偏信谗言,对魏徵忠直一生的政治实践产生了怀疑,甚至予以否定。尽管如此,魏徵的治国方略与政治理想已深深嵌入历史的血脉。

据史料记载,元朝初定时,忽必烈就向李冶请教,何处可寻魏徵那样的良臣。李冶认为,魏徵的出现具有唯一性,死而不再,不可复制。

显然,李世民与魏徵这种君臣绝佳,史无二例。魏徵的政治理想,如屈原在《离骚》中所写:“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一名理想主义者,魏徵的人格无疑是伟大的,其人其事,其言其行,殆千载而不朽。

2019-07-12 1 1 河北日报 c142112.html 1 理想的探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