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省级机关作风评议窗口 省级机关作风投诉平台
第10版:河北日报创刊70周年特刊

我是党报人

李乃毅:时代风云注笔端

李乃毅,67岁,河北日报原记者、编辑,后在保定地区、石家庄市委工作,曾任石家庄市委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

虽然离开河北日报30年了,但李乃毅对这份报纸的感情依然深厚。

“河北日报是我和当时许多年轻记者成长进步的摇篮,在政治觉悟、思想作风、业务能力等方面,那段经历对我的影响和帮助很大。我后来的一切成绩,都离不开报社领导、同事的培养和帮助。”李乃毅坦言。

1977年至1989年,李乃毅作为一线记者、编辑在河北日报工作。那时,恰逢国家改革开放初期、经济社会正在发生巨变。作为党报人的李乃毅,有幸成为那个风雷激荡、振奋人心时代的见证者之一。

其中一幕,发生在1983年3月初。

1983年3月的一天,时为河北日报政教部编辑的李乃毅被时任正定县委副书记的习近平邀来办公室长谈。

局促的办公室里,习近平坐在桌旁,背靠着旧书柜,静静地倾听。

“我把在采访中所接触的知识分子特别是科技人员的处境、困难、顾虑、期盼一一道来,他听得非常认真,并详细记录。”李乃毅回忆,后来,习近平又抽出三个半天时间与他深入探讨。

“习书记当时就明确提出,要认识人才开发永无止境的规律,把开发人才视为百年大计、千年大计。”谈话中,习近平对于人才工作的战略眼光让李乃毅印象深刻。

“但当正定‘人才九条’真正摆到我面前时,我依然深感震撼。”李乃毅口中的“人才九条”,正是习近平亲自主持编制的《树立新时期的用人观点,广招贤才的九条措施》。

“利润提成触及分配制度,人才流动关乎人事体制,细粮供应突破粮食政策,农转非又涉及户籍管理。”李乃毅说,“‘人才九条’字里行间皆是破冰之举。即便拿到今天来看,这些政策仍极具创新性和吸引力。”

1983年3月29日,以“人才九条”为主要内容的消息《正定县为有志之士敞开大门》在河北日报头版头条刊发。

一经见报,“人才九条”震动全国。一年多里,200多名人才落户古城。

一部正定“人才经”,闯出发展翻番路——1984年,全县10项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工农业总产值达到3.8亿多元,比1980年翻了一番。

1985年5月,习近平离开正定。但“人才九条”带来的发酵效应,在他离开后多年仍持续释放。

1989年以后,李乃毅先后在保定地区、石家庄市委工作,后任石家庄市委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

时至今日,李乃毅仍可以不假思索地说出当年自己采写的重点稿件的标题——《周念江旧冤未平又蒙新难》《“孩子”为什么让人家抱走了》《“王武公司”翻案记》……这些报道,有的是关注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有的是关注人才和项目引进工作,有的则是关注改革开放初期的国企改革和创新。

谈起这些报道和背后的故事,李乃毅突然提高语调、一字一句,曾经作为党报人的自豪和荣耀溢于言表。

“时代在变,但党报人的精神一直没变。党报记者就是要用心感受时代、用笔记录时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我想,这就是新时代党报记者应有的担当和责任。”临别之时,李乃毅握着记者的手,轻轻拍了拍。

采访/记者 王思达 摄影/记者 赵海江

2019-08-01 我是党报人 1 1 河北日报 c144390.html 1 李乃毅:时代风云注笔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