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省级机关作风评议窗口 省级机关作风投诉平台
第09版:深读周刊·人物

■采访手记

她只想“不遗余力做事情”

范力华到底还是躺下了,在护工党建霞的帮助下,才能坐直了上半身,身下那张带护栏的病床,是她住过的最宽敞的床。

党建霞照顾了范力华十几天,还是不太明白这个老太太,这一辈子活的是什么?

她发现来看望范力华的人挺多,她去宿舍想给范力华找出一件像样的衣裳,扒拉半天就一件红色上衣还像那么回事,“我说你换上,别让人家说我照顾得不周到。你猜老太太说啥?她说穿那么好干吗。”

范力华的宿舍里,一个有年头的衣架上挂着一件黑背心,党建霞扯着这件背心给记者看,腋窝处脱线了,前襟还有两个洞,缝着歪歪扭扭的针脚。

但国家有难时,范力华总是第一个捐款;每个月发了工资,先把党费交了。

也有不理解范力华的人。

在他们的眼里,范力华这一生太不圆满了,房无一间,地无一寸,没有成家,没有子女。

但是,范力华病倒后,她位于三楼东头的这间病房,几乎每天都有人来看望。有多年前治愈的患者,有同院不甚相熟的同事,也有仅仅听说她生病的陌生人。

记者到中捷新友谊博物馆拍照时,因博物馆暂停参观,两位门卫师傅刚开始并不同意。得知是采访范力华,两位师傅默契地对视了一眼,还亲自带记者找出那一墙老照片中哪一张是她。

范力华有过两次离开基层的机会。一次是天津一家医院想调她过去,一次是退休后她被返聘至沧州一家医院。第一次,她拒绝了。第二次在沧州只待了一年多。当年黄骅市骨科医院筹建,急缺内科医生,院方慕名找到范力华,她一口应下来回到了小县城,“小地方的患者,看个病更不容易。”她说。

2017年5月发病到2019年1月手术期间,12平方米的宿舍,见证了范力华忍受的疼痛。她整夜睡不着,起来背诵毛泽东诗词转移注意力,也为了保持记忆不退化。她的门诊在此期间却一天没停,直到她走不动的那天。

“我觉得,贡献,就是不遗余力做事情。”范力华说。一参加工作,她就认为党员是先进的代名词,没有入党前,她也用党员的规范要求自己。

这是因为,读小学时,有6个子女的范家,连范力华9分钱的学费都拿不出来。“我念医专的时候,国家就管饭。”范力华说,这让她终身感激,并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回报。

1972年10月26日,范力华入了党。那天的入党宣誓仪式上只有她一名新党员,她至今清晰地记得每一句入党誓词,并去努力实现。

2019年1月1日住院后,范力华的病情被医生诊断必须做手术,考虑她年纪偏大,谁也不能保证她一定能安全下手术台。

范力华把侄女范志凌喊到床边,塞给她一万元,嘱咐范志凌务必帮她交到中捷农场的党组织。

被问及这件事的出发点,范力华浮肿的眼皮堆起了皱纹:“我是党员啊!”

和一位已知临近终点的老人聊天,记者多少有些担心。意外的是,范力华比记者想得要通达。

聊遗憾,聊死亡,就连身后事,她都想用最简洁的办法:不操办、不收礼、骨灰撒大海。本来,范力华因为说话困难,拒绝了这次采访,听记者说,想通过她的事迹来教育年轻人,于是她应下来。

采访不能一次完成,每次只能聊半小时左右她就得休息,她强忍着不咳嗽,嘱咐记者下次几点来。

离开医院的时候,范力华医生说:“咱们握握手。”病房里空调开得很足,她的手很凉。两只手使劲握在一起时,她说:“谢谢你来看我。”这一刻记者没忍住。

文/河北日报记者 白 云

2020-07-30 ■采访手记 1 1 河北日报 content_47862.html 1 她只想“不遗余力做事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