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省级机关作风评议窗口 省级机关作风投诉平台
第11版:文化周刊·文艺评论

脱贫攻坚文学书写的主体性

■脱贫攻坚题材书写不能离开乡村文化背景。由于历史的原因,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在农村,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而这些地方恰恰是乡村文化传统最深厚的地方。在文学对中国经验的叙述中,乡土书写是重要的一极,农耕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构成,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也主要是在农耕文化影响下形成的。

□桫 椤

今年是我国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脱贫攻坚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文学的主战场之一,那里既有人民群众与自然环境和生活观念进行斗争的火热场面,也有诗人、作家们的凝神观察、沉静审思和激情书写。从文学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历史使命和对人类生存境遇的审美观照而言,脱贫攻坚已经成为当下文学创作所要面对的重要生活现实和叙事语境。

中国文学从未缺席重大历史和时代现场。近五年来,除了作家自发写作外,各地纷纷组织主题创作,很多文学媒体也开辟专栏,集中推出脱贫题材作品。一大批优秀作品发表或出版,例如关仁山《金谷银山》、忽培元《乡村第一书记》、李明春《山盟》等长篇小说,报告文学则有欧阳黔森《看万山红遍》和李春雷《一场特殊的精准扶贫》等。这些作品以鲜明的时代背景、生动的人物形象和饱满的叙事张力,对脱贫攻坚战进行着从个体到群体、从微观到宏观、从点到面的全方位、多层次和多角度反映,以文学特有的方式记录着伟大的时代变革。但是,毋庸讳言,在脱贫攻坚的文学书写中,具有经典气质、强烈拨动社会情感心弦、被广大读者争相阅读的精品佳作仍然较少。这固然与当前文学置身的媒介环境有关,但最关键的还在于作品自身缺乏足够的艺术感染力,更有一些作品存在对时代整体背景把握不准、图解政策主题先行、把脱贫攻坚简单化、人物形象虚假等问题。这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或者说最为重要的原因,是将脱贫攻坚简单描画成精准脱贫或贫困户致富奔小康记事,而这一宏伟战役中的主体——贫困人口和帮扶责任人(包括各级各类参与扶贫工作的人)——反倒被故事情节遮蔽成了配角。人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和艺术的表达,这样的作品肯定是难以打动读者的,更难以在社会上形成广泛的影响力。

脱贫攻坚题材创作要尊重人的主体地位。脱贫攻坚的本质目标是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改善贫困人口的生活状况和生存境遇。这就决定了脱贫攻坚战的最终目标和归宿是“人”。因此,文学创作离开“人”谈论“脱贫”,把人当作扶贫、脱贫故事的附庸,会偏离脱贫攻坚的轨道和方向。从人的角度出发去观察和理解脱贫攻坚工作,实现这场战役的胜利取决于两股力量,一是贫困人口自身的力量,二是帮扶力量,组成两股力量的具体的人,无疑是文学书写中的主要表现对象。在日常叙事话语中,关于脱贫存在着两个视角,即“扶贫”和“脱贫”,前者是帮扶人的视角,后者则是帮扶对象的视角,但无论哪种视角,“贫”都不是主体,只有“人”才是主体;即便是扶贫视角下的驻村帮扶工作队员,他们的工作也是主体性的而非工具性的劳动。在文学创作中,确认并尊重帮扶对象和帮扶人的主体地位,写出他们在脱贫攻坚中的主体意识,是文学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创作出好作品的基本前提和条件。

脱贫攻坚题材创作要肯定人作为实践主体的价值。解决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问题,摆脱贫困的束缚,这首先出于人的生存需要,是每个个体最基本的愿望。正是在劳动和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人的主体性得到发展,并成为促进人类个体和社会发展的根本性力量。所谓主体性,是“人在主体与客体关系中的地位、能力、作用和性质”,其“核心是人的能动性问题”。我们应当看到,正是每个个体为了实现过上好日子的愿望而用主观能动性去改变生活条件的艰苦实践,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用审美的方式呈现脱贫攻坚战片段、局部或全局性场景,要始终站在人的立场上,写出人民为谋求幸福生活、改变自身命运的强烈愿望以及自觉努力的过程和切身的真实感受。

脱贫攻坚题材创作要呈现人作为精神主体的丰富面向。作为实践主体的精神表现,人的主体性同时包含着精神主体价值,即人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与认识对象建立起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人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主体,客观世界是被认识、被改造的对象。人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思考和认识客体,这种“自己的”理解和体验是人作为精神主体的生动表现。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对生活的感受是丰富的、复杂的和活态化的,而不是简单的、片面的、抽象的和机械的。文学作品应当表现出无限丰富的性格面貌和主体精神。脱贫攻坚在向贫困宣战的同时,也在向过去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宣战。在这种变迁中,文学创作同样不能忽略人民的情感,呈现人作为实践主体在脱贫攻坚中丰富的精神面向,合理处理历史理性和人文情怀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把握脱贫攻坚过程中的人,才能使这类题材的书写饱满而深刻。

脱贫攻坚题材书写不能离开乡村文化背景。由于历史的原因,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在农村,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而这些地方恰恰是乡村文化传统最深厚的地方。在文学对中国经验的叙述中,乡土书写是重要的一极,农耕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构成,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也主要是在农耕文化影响下形成的。现当代文学史中的乡土文学和农村题材写作,莫不着眼于这一点;进入新时期以后的《白鹿原》《古船》《平凡的世界》等作品,都从不同角度反映出乡村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变迁,而历经时代发展之后的脱贫攻坚战更成为观察传统乡村精神流变的标本式场域。从题材而论,脱贫攻坚题材创作是农村题材写作之一种,乡村文化是其中不能忽略的叙事背景和人物性格的生成要素,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物的主体性生成,并成为主体性的重要内容标记。

文学作品要反映新时代农民思想观念和精神情感的变化,不能脱离乡村文化的脉络和坐标,否则将会使人物性格形象缺乏支撑,成为无根之木难以立足。对驻村帮扶队员形象的塑造,亦不应脱离乡村文化的现实环境。只有将脱贫攻坚放置在乡村振兴和乡村文化转型的历史语境中加以描绘,才能对这场战役施以审美的记录和还原,从而产生打动人心的效果。

2020-07-31 1 1 河北日报 content_47986.html 1 脱贫攻坚文学书写的主体性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