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省级机关作风评议窗口 省级机关作风投诉平台
第10版:文化周刊·布谷

苏州鲜汤面

□袁恒雷

苏州美食,汤面崭露头角。到苏州,人们的舌头很快就被征服了。漫说苏州的秀丽山水,或者雅致的园林风光,只想到令人满口生津的苏式汤面,就心驰神往了。

苏式汤面的做法与吃法,确实不同于塞外。苏州人特别注重吃“头汤面”——那就是天刚蒙蒙亮,便跟着家人去街口的面馆等候开门,“头汤面”是早晨用第一锅清水煮出的面条,没有碱味儿,口感清淳。

初到苏州,大大小小的面馆吃了一批,最地道的当属“朱鸿兴”“陆振兴”“五芳斋”等传统老店,这些铺面确有过人之处。在一些影视作品中,能看到早些年苏式面馆“跑堂儿”嘴里唱出的一串术语:“三号台老面孔,三两蟮丝面,要龙须细面,清汤、重青、重浇过桥……”外地人不细问,肯定不懂这些话的实际含义。很明显,食客的要求是很精细的:宽汤,指要汤多面少,紧汤则反之;重青,指多放蒜末,免青则免之;重面轻浇,要面多浇头少,重浇轻面则亦反之;过桥,就是浇头用另外的盘子盛放,不浸于面中,分开享用的意思。老食客们都是有自己独特品味的,和跑堂的讲清楚很重要,也真佩服那些小二的好记性,这么多人居然不差毫厘,练就了一套看家本事。

汤面,最重要的是面条。又细又长的面条,整整齐齐地盛满一大碗,翡翠色的葱叶或散落于面条上,或漂浮于汤水中,这一青一白的色泽,光看便会让人垂涎三尺。更别提“哧溜”一声吸入口中的软滑之感了。至于浇头的品种,也是十分丰富的:焖肉、炒肉、排骨、虾仁、爆鳝、香菇炒素与辣酱素交,等等,既可单点,也可双浇、三浇、任意自选。其中,最重要的浇头莫过于焖肉了。老食客们都知道,一家面店的面怎么样,从制作一块小小焖肉的工艺,便可看出个大概。因为焖肉是最主要的汤面配菜,多选用“三精三肥”的五花大肉,切成片状,由文火加老汤慢慢煨制,吃起来肥而不腻。焖肉浸于面汤中,肥肉呈半透明状,似溶非溶,瘦肉细嫩,绝不塞牙。更重要的是,焖出来的肉汁,是面汤的一味非常重要的调料。

汤料,在我看来,是一碗面成功与否的灵魂。各家大小面食店都将汤料的配方视作传家之宝,秘不外传。实际上,美食汤的共性还是一样的,也就是“老汤”的调制存在一致性。面汤在于常年用蹄髈加以做爆蟮余下的蟮骨,以及各种自制秘方的调料,以文火慢熬而成——自制秘方的调料自然是其差异性。再配上焖肉的原汁,加上熟猪油,汤色透明如琥珀,不见任何杂质,喷香扑鼻,咸淡适中,鲜美无比。

苏式面馆的厨房早已属于开放式,食客们可以一清二楚地看到厨师们的精彩手艺。下面条就是其中颇具观赏性的环节。这些大师傅手艺都是长年累月练就的真功夫,比如,一碗面所需的面条,师傅一把便能抓准。投入大锅,用抓篱捞拨成形,朝空中掼两掼,将面卷紧,看这面,立即像用牛角梳梳好一样的整齐划一,团而不拧。之所以特别强调了这个“掼”与“紧”,是因为不掼落面水,面汤就会走味;面条不团紧,汤水就会很快涨干。所有操作,全都为口感考虑。此时面放入汤中,只见龙须面整齐摆放,中间耸起,视之如鲫鱼之背;撒上些葱花蒜叶,配以现炒制的,或者早已准备好的浇头排列其间,颜色诱人,香味扑鼻,食指大动。

中国人传统主食叫作“南米北面”。千余年来,南方主要种植水稻,北方是小麦的主产区。随着南北交融越来越频繁,米面成了南北方人民共同喜爱的食品。北方出产的优质大米自然也是北方人的最爱,南方人也出现了诸如“四川担担面”“重庆小面”与“苏式汤面”等名闻遐迩的美食。每赴苏州,总毫不犹豫地点苏式汤面。浇头有黄鳝、焖肉和香菇青菜,堪称十足的“小奢侈”了。清晰记得,舌尖上的汤面余味。

2021-04-29 1 1 河北日报 content_83140.html 1 苏州鲜汤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