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省级机关作风评议窗口 省级机关作风投诉平台
第11版:文化周刊·文艺评论

书写时代变革中人性的罪与罚

——评房伟小说《血色莫扎特》

□彭嘉凝

房伟的长篇新作《血色莫扎特》(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20年10月出版),记述了大时代变革之中,一代人的青春记忆与深沉反思,被称为中国版《白夜行》。小说围绕十五年前震惊全城的“钢琴王子杀妻案”展开,在还原真相的过程中,作者让记忆在过去和现实间来回穿梭,以章节作为独立单元,通过葛春风、吕鹏、薛畅等第一人称交替叙事,像音乐复调一样最终达到浑然一体的和谐讲述。现实和回忆相互交织,爱情与友谊,承诺与背叛,两代人交错的复仇与博弈,纠缠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牵引出人性的罪与罚。

整部作品有“一显一隐”两条线索。显性线索即当年案件的追踪,作者以韩苗苗之死引出一系列的复杂关系和社会问题:葛春风与韩苗苗、夏冰间的情感困局;薛畅为了前途的谨小慎微、步步为营;吕鹏为了实现正义而辛苦追踪,精心谋划;化工厂、天鹅夜总会两大场所中包裹的利益交易……隐形线索则是十五年后的复仇故事,冯露、夏雨两个深爱夏冰的人联手导演了一场死亡邀约,让所有牵扯到当年悲剧的人陷入了命运的审判。

如果将故事倒置思考,作者为复仇者设计的连环套中,在最初的“死亡信笺”上罗列着冯国良、邹玉红、陈中华、薛畅还有葛春风的名字。这些人或隐或显都应该对夏冰和韩苗苗之死负有责任。除了葛春风之外,其他四人都是毫无疑问的始作俑者,他们本应受到惩罚。作者为小说设计了一个非常精彩的结尾,当一切水落石出,冯露给葛春风留下氰化钾,让他自己选择。冯露认为在这场悲剧中,葛春风作为夏冰、韩苗苗两人感情的介入者负有一定责任,而苗苗死亡后葛春风考研逃离则有悖道义。最后,难以下手的冯露把最后的选择权留给葛春风自己,她和葛春风之间有一人最终会活下来,收拾最后的残局,铭记所有人的悲喜。不论葛春风的选择是什么,作者已经提示了所有人,并不是所有的爱情都是青春浪漫,都是无怨无悔。

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中提出“三重悲剧说”。第一种悲剧是由极恶之人导致的。第二种悲剧是由盲目的命运决定的,是命运的突然来临,无法逃避,比如夏雨,母亲韩苗苗被杀,养父夏冰失踪,生父葛春风对其身世毫不知情,可以说他是整个事件里最无辜的受害者。第三种悲剧是由于人物之位置及关系而不得不然者,这种悲剧没有大奸大恶之人,也没有意外变故,而是普通人普通境遇逼迫为之。小说中所有纷繁复杂的关系,都可以归结为欲望之罪。葛春风对苗苗执着迷恋,化工厂的艰难岁月里,只能通过在树上唱歌寄托爱情;夏冰的学生冯露以爱之名,对伤害过恩师的人执行命运的审判;专攻钢琴的夏冰是纯粹的理想主义者,然而现实的重压不断消磨着艺术家的尊严……《平家物语》那首开卷诗,并不只是葛春风与夏冰初会的文辞卖弄,花树失色,世事无常,这是作者为浪漫掩盖下的跌宕人生洇染的悲怆底色,恰似莫扎特的音符跳跃着奏响,血色未融。

在《血色莫扎特》里,不仅有时代变革的伤痛体验,更有着对世道人心的深入思索。小说语言简洁平实,又不乏尖锐的情感冲突,既有冷峻的现实剖析,也洋溢着青春的真诚与感伤,这些都为时代大变革中的现实主义叙事,提供了一种可供借鉴的新范式。

2021-05-07 ——评房伟小说《血色莫扎特》 1 1 河北日报 content_83749.html 1 书写时代变革中人性的罪与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