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省级机关作风评议窗口 省级机关作风投诉平台
第11版:文化周刊·文艺评论

评剧电影《安娥》的艺术启示

□汪 帆

河北的戏曲电影《宝莲灯》《钟馗》始于上世纪80年代。袁淑梅作为中国评剧界的后起之秀,从小刻苦学艺,潜心钻研,创排演出过近50部传统及现代剧目。其新作评剧电影《安娥》,近日在石家庄举行首映式,并在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播出,受到业界专家和广大观众好评。评剧电影《安娥》的成功拍摄,为我省戏曲电影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评剧电影《安娥》具有深厚的创作基础。该片由国家一级编剧刘兴会、青年编剧刘融融联合编剧,在原创现代评剧《安娥》的基础上反复修改提升。编剧以田汉、安娥二人的爱情线为“经”,以他们的创作活动为“纬”,真实巧妙地展现了二人的绝世传奇,塑造了安娥从一个追求独立自由的文艺青年成长为一个有坚定革命信仰、大胆追求真爱人生的革命女战士形象,将安娥“燕赵儿女”的故事传遍天下。可以说,剧本的成功创作,为深化主题、设计唱腔以及导演进行戏剧电影语言转化等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再创作的空间。

该片以简约的笔墨交代了时代背景。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篇,紧接着是安娥深夜离家出走上海的过渡戏,交代了部分人物关系、家庭环境和主人公性格,确定了全片的节奏。田汉作为知名进步剧作家的出场尤为精彩,他尖锐指出“病态社会处处病,必须针砭它”,义愤填膺地唱道:“艺术自有尊严在,人类创造生奇葩。赏心悦目是为美,震撼心灵是为佳。不为权贵献媚色,不为富豪摇尾巴。只把艺术当玩物,是腐朽是野蛮,是肮脏是恶霸,是堕落是糟蹋,是践踏文明嗜毒成瘾,是厚颜无耻阴险狡诈,是有意无意的大谋杀。”安娥恰在此时救下了青年才俊田汉,使其脱离险境。她主动介绍自己,又拿出小说新作《莫斯科》请田汉指教,但高傲的田汉却不信她也会写文章。这时安娥的唱段道尽了初见“田老大”时的复杂心情:“好一个影剧界的田老大,才气大脾气大,激情如火猛喷发,写剧写诗写电影,妙笔点处即生花。虽说是奉命来接近,私下里早想认识他……”这一段唱词既揭示了安娥对田汉一见钟情的心理活动,又为她日后创作《渔光曲》歌词、田汉因她转变文艺观念加入左联,做了重要铺垫。当安娥在上海创作出歌词《打回老家去》时,田汉夸赞她:“你这个小女子进入文艺界没多久,新诗、歌词、戏剧、评论还有表演,五箭齐发,发发皆中啊!”诸如此类剧情的发展铺排,生动展现了他们二人互相欣赏、互相砥砺的人生历程。

运用视听手段凸显戏曲艺术优长,弥补其假定性、程式化的“简单”,在戏曲艺术“留白”处加上合理化写实内容,从而满足观众对戏曲电影的审美需求,是戏曲电影导演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必然途径。成功的戏曲电影导演往往能在戏曲艺术和电影艺术之间找到最佳结合点。戏曲电影《安娥》由国家一级导演尹大为执导,按照电影艺术的规律,对原创舞台剧进行了大胆、多方面再创作。首先是删减内容,使作品更加精练,节奏更加明快;其次是扩展时空,强化视觉画面,丰富生活细节;然后是转变表演风格,去夸张,强细腻,向生活化靠近,把中国戏曲这种古老的艺术,转化为现代的电影艺术,让更多观众感受戏曲艺术的魅力。

戏曲艺术本质上是“角”的艺术。传统戏迷去剧场看戏,主要是去“听”戏。评剧电影《安娥》中的主角安娥由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袁淑梅饰演。她1976年开始学艺,以唱念做打文武兼备、嗓音圆润甜美、表演朴实大方、戏路宽广著称。她主演的评剧《花为媒》《刘巧儿》《乾坤带》《张羽煮海》《杨三姐告状》《天山丽人》等渗透着新(凤霞)派风采,而《秦香莲》唱腔低回委婉,颇有白(玉霜)派韵味。她主演的传统戏《杨八姐游春》《红珠女》《五彩水晶山》有文有武,唱念做打俱佳。尤其是新排现代戏《神河口》《淀上人家》《西柏坡》《月嫂》《安娥》更具有“贴近生活,反映时代”的特点。

电影特写镜头的运用,突出和放大了袁淑梅扮相的“魅”,凸显了其眼神中的“情”,以及袁淑梅版安娥“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韵”。袁淑梅的声腔饱有新派风采和韵味。片中五个核心唱段声声入耳,字字入心,声情并茂,辅以电影交响乐伴奏的效果,超越了戏曲舞台。

“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借助电影艺术和先进的传播手段,用评剧演绎红色旋律,电影《安娥》成功拍摄的意义突显。作为一部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戏曲影片,《安娥》在主题、表演、音乐、唱腔等方面,都达到了较高艺术水准,对于评剧艺术的传承、弘扬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021-07-30 1 1 河北日报 content_95080.html 1 评剧电影《安娥》的艺术启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