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省级机关作风评议窗口 省级机关作风投诉平台
第11版:文化周刊·文艺评论

用非虚构笔法讲述英雄故事

——评铁流报告文学《靠山》

□陈华文

对于中国革命的文学书写,作家们一直在做各种探索和努力,这些年来,时常有各类作品涌现,长篇报告文学《靠山》(人民文学出版社、青岛出版社2021年6月出版)就是其中的优秀之作。洋洋洒洒近五十万字的作品,再次把我们带到历史深处,生动呈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深刻彰显“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博大内涵。

作家铁流在长期的文学实践中钟情于报告文学,笔尖游走于历史与现实的两端,著有《国家记忆——一本〈共产党宣言〉的中国传奇》《中国民办教育调查》《一个村庄的抗战血书》等作品,获鲁迅文学奖等众多文学奖项。

《靠山》以全景式、立体式的宏阔图景,饱含深情地描绘革命年代尤其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人民群众踊跃支前的动人故事。坦率地讲,创作这类题材的报告文学作品,稍有不慎就会成为各类素材的堆砌,或者成为口号式的说教。对于报告文学写作经验丰富的铁流而言,对此他无疑是心怀警惕的。在风起云涌战争年代这一视角下,铁流十分清楚人物塑造、细节展现的重要性。除此之外,这部作品还引用了很多当年的歌谣,呈现了多地各异的风土人情,从多个角度观照现实和人物命运。他本着“好看接地气”的原则,努力让非虚构的文字具有文学吸引力和审美性。

《靠山》中,铁流将最具温情的文字和篇幅,留给了积极参与支前工作的女性。这些女性在中国革命史上是真正的无名英雄。这些伟大的女性,是送儿子杀敌的母亲,是出生后很少见到父亲的女儿,是无数前线战士的姐妹,也可能是等待丈夫归家的妻子。而同时,她们也用自己的双手,最大程度保障了前线战士们的供给。

作品中,很多对英勇无畏的女性的书写,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如哑巴农妇明德英用乳汁救治抗日战士;日寇扫荡沂蒙山时,崔立芬果断收养八路军夫妇刚出生的婴儿,自己的孩子却不幸饿死;孟良崮战役中,32名女性用柔弱的身躯,为冲锋的战士在水中架设起浮桥;淮海战役中,18岁的朱永兰带领600多人的独轮车队行进在漫天风雪的支前途中,即便遍体鳞伤也不言悔……这样的感人故事在书中还有很多。在中国革命的每一个时期、每一个阶段,都闪耀着女性坚毅的身影,她们是中国革命的参与者,也是贡献者。广大人民群众才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最有力的靠山。

为了写出优质的报告文学作品,铁流下了很多“笨功夫”,同时他又深具使命感。早在2007年,他就意识到自己有责任去“打捞”这些故事,并且要用非虚构的文学笔法,进行最大可能的还原。为此,他花了14年时间,走访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支前活动的亲历者及其后人,足迹遍布山东、湖南、河南、河北、江西、陕西、江苏等地,积累了超千万字的鲜活口述历史,挖掘了大量在战役中牺牲的革命先烈和普通群众的感人故事。书中所有的人物故事均来自真人真事,除了亲历者详尽的口述,还有大量的历史材料佐证,其地点详尽、时间线索精准,不仅展现了历史的微观细节,也极大展现了革命年代,人民群众与中国共产党人的鱼水真情。

阅读该书,有四方面启示:其一,从文学主题看,革命战争年代的动人故事是一座文学富矿,需要作家从不同维度、不同视角进行多样化书写。无论现在还是未来,革命战争题材的文学作品依然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其二,从写作态度看,作家们要写出有深度、有高度、有温度的作品,必须扎根生活,在广阔的天地里向生活学习、拜人民为师。从铁流的作品中不难看出,他深受老作家柳青的影响。其三,从表达内容看,无论小说还是报告文学,文学必须塑造鲜活的人物,用人物带动故事,用故事展现人性。其四,从文学的教育功能看,文学有着浸润人心和催人奋进的力量。历史虽然离我们远去了,可那一个个被岁月尘封的故事还带着强烈的时代意义和温度,真切反映了生活中值得关切的人物与历史。真实发生的故事最能打动人、鼓舞人,用成百上千个党与人民生死与共的故事,重温我党百年奋斗历史,既是重要的时代表达,也能让我们在感动中继续奋勇前行。

《靠山》主旨深远,血肉丰满,笔墨深情,真挚动人,是一部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倾情列传,是一曲荡涤心神、洗涤灵魂、启人深思、催人奋进的华彩乐章,是献给建党百年的一份厚礼,也是当下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

2021-09-17 ——评铁流报告文学《靠山》 1 1 河北日报 content_101753.html 1 用非虚构笔法讲述英雄故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