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省级机关作风评议窗口 省级机关作风投诉平台
第11版:文化周刊·文艺评论

从生活侧影处体察时代人心

——读徐则臣短篇小说集《古代的黄昏》

□李欣童

作为70后作家的代表人物,徐则臣历来以其对生活与时代“正面强攻”的作品赢得广泛关注。无论是早期创作的“北京系列”“花街系列”,还是近年被誉为“70后群体小史诗”的长篇力作《耶路撒冷》,徐则臣的文字都老练扎实,显示出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

但与此相对,在他的创作中始终贯穿着一脉极少被评论家所关注的另类之作,这构成了他作品的另一个维度,比如由花城出版社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古代的黄昏》,收录的便是这些险被遗忘的作品,包括《古代的黄昏》《鹅桥》《西夏》等七篇。

徐则臣认为,当我们侧身与时代生活擦肩而过时,反倒有机会看见生活的影子。那些旁逸斜出的细节,较之于正面的生活更为紧要。《古代的黄昏》是一篇拟古之作,远离现实的负担与羁绊,显示出作者丰富而娴熟的写作技艺。遥远的古代、静默的黄昏、干涩的落叶以及冷清的大院,构成了这篇小说神秘朦胧、感伤颓败的美学风格。在作者的笔下,故事徐徐推进,我们也在种种推测中渴望着真相。然而,究竟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虚假的?正如克罗齐所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在古代的黄昏中,留下的只有无边的静默。

《古代的黄昏》只是笼罩着一种神秘的氛围,《西夏》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谜团。故事的发生地在北京,主人公王一丁经营着一家小书店,生活孤独而平淡,而西夏的出现打破了他的平静。西夏是一个谜,她是谁,她来自哪里,她要到哪里去,全部无从知晓。而且她是个哑巴,无法言说。唯一将她与王一丁联系起来的是一张纸条,是谁写了这张纸条并不为人知。“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固然可喜,但她的来历不明却总免不了让人心生疑窦。王一丁曾三次想要将西夏赶走,每一次都以失败告终。在故事的最后,王一丁放弃了为西夏治疗的念头,这也意味着他放弃了真相。真相是什么?也许,只是虚惊一场,也许,是摧毁一切的潘多拉魔盒。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就是“西夏”,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每个人都是“西夏”。当我们丧失了言说与讲述的能力时,人与人之间,能否互相接受与包容?《西夏》,是一个充满温度的故事。

《祁家庄》是徐则臣的一篇近作,曾获得《作家》杂志第二届“金短篇”小说奖。这篇作品书写的是鲜被关注的村庄中的“不宁静”。故事讲述了在外打工的青年祁进步回乡为父送葬并偿还赌债的经历。在轰轰烈烈的现代化进程中,偏远的乡村未能独善其身,人们的生存景观与道德情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土地的荒芜、乡村青年的出走与在外求生的艰难、乡村中的某些陋习、金钱与权力的勾结……种种乱象,都在那片曾经宁静淳朴的土地上发生着。作者无意于简单的批判,乡村的畸变与道德的滑坡,值得现代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深思。

李敬泽曾说:“徐则臣的写作,已经充分显露了一个优秀小说家的能力和气象。他对充满差异的生活世界具有宽阔的认识能力,对这个时代的人心有贴切的体察;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具有充分精神和艺术准备的小说家,他对小说艺术怀有一种根植于传统的正派和大气的理解,这使他的小说具有朴茂、雅正的艺术品格。”

在《古代的黄昏》这部小说集中,徐则臣将目光聚焦于生活的背面,为我们呈现了幽暗处的风景,更为广阔地揭示出“沉默的大多数”的生存镜像与心灵感悟。

2017-09-01 ——读徐则臣短篇小说集《古代的黄昏》 1 1 河北日报 c19230.html 1 从生活侧影处体察时代人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