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省级机关作风评议窗口 省级机关作风投诉平台
第11版:文化周刊·文艺评论

传世的孙犁诗集

□王德彰

在我的书橱中,并排放着孙犁先生的近二十册专著,其中,他唯一的那部诗集《白洋淀之曲》最薄。诗集中收入了《白洋淀之曲》《儿童团长》《梨花湾的故事》《春耕曲》《大小麦粒》《山海关红绫歌》与《小站国旗歌》七首长诗,连“后记”总共才八十页,挤在书架上似乎很难找出。书虽小,我却格外珍重。

珍视这本书的原因很多。首先,它伴随我走过五十三年不平凡的历程。那部诗集于1964年4月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当年,我在天津八里台书店买到。那时,我已是南开大学中文系的学生,称得上“孙犁迷”。凡他出的书必买,必读。从那时起,诗集《白洋淀之曲》伴随我辗转多地,数次搬家都留存下来。

其次,孙犁先生是实至名归的文学大家,每提到他,必提白洋淀。他创建的“荷花淀”文学流派,代有传人,影响深远。但评论界极少谈他的诗,基本都是谈他的小说、他的散文,甚至不少读者不知孙犁先生曾有诗作。其实,孙犁先生不仅写诗,出过诗集,而且,他的《白洋淀之曲》还是描写白洋淀最早的作品。

孙犁先生祖籍河北安平县,1936至1937年,他曾在白洋淀边安新县同口镇教了一年多小学,有机会熟悉水乡的风土人情和渔民生活。1937年,中国人民开始全面抗战后,孙犁即投身抗日斗争,到阜平县做抗日的组织和宣传工作,成为战火中的一名“歌手”。1939年12月20日,孙犁在阜平东湾,写出了长篇叙事诗《白洋淀之曲》,刊登在当时晋察冀通讯社编印的《文艺通讯》上。1944年,孙犁先生赴延安,1945年,在延安写了名篇《荷花淀》与《芦花荡》,发表在当年5月的《解放日报》上,较之《白洋淀之曲》晚六年。

从孙犁先生的创作年谱中可以看出,他从1939年写《白洋淀之曲》,到1980年写《被删小记》,歌颂白洋淀,长达四十多年。因此,他的第一部长诗《白洋淀之曲》更值得珍重。

还应提及的是,孙犁的诗同他的小说、散文一样,清新俊雅,秀丽亮堂,在平白的叙事中给人以鼓舞。孙犁先生说:“诗是很难写好的,它比散文更难。”“诗应该有一种力量:号召的力量,感动的力量,启发的力量,或是陶冶的力量。没有一种力量,能叫作诗吗?”

读了《白洋淀之曲》这首长诗,在动听的故事中确实给人一种“号召的力量”“感动的力量”“启发的力量”与“陶冶的力量”。

诗的开篇即写道:“拿起铁尖的木棍,/菱姑两脚/像飞一样,/跳上冰床。/冰床只铺上一片苇席。/一个柳条编制的小篮,/放着一包点心,/一件棉衣。/菱姑站立在冰床的后端,/只用木棍在冰上一点,/冰床就开始奔跑,/像箭离了弦。”读到此,我就想,冬日冰封的白洋淀,女孩儿菱姑带上小篮,拿上点心和棉衣,撑着冰床去干什么呢?

孙犁先生用倒叙的手法,写一对年轻夫妇(水生和菱姑)在白洋淀坚持抗日的故事。诗中说,菱姑自幼生长在白洋淀端村,五六岁时便在水草中捡鱼。十六岁时,她认识了一个叫水生的小伙子,不知哪村人,与菱姑很要好,还送给她一顶黑绒帽。后来他们结了婚,村里成立抗日游击小组,水生踊跃参加,却在一次战斗中英勇牺牲了。于是,菱姑接过水生的枪,上战场奋勇杀敌。诗的开篇就是写菱姑听到水生负伤的消息后,赶忙出发探望的情景。

如果只听这个故事,并没有多少传奇性,关键在于诗意的表达上特色独具。很多研究者认为,孙犁先生的小说、散文是诗化的语言;反过来说,他的诗,又是散文化的语言,冷静的白描中渗透着浓郁的情感,平白如话的叙述却又颇含深意,耐人寻味。

开篇写菱姑撑冰床是这样,整首诗的叙事同样如此。比如,写八个战友葬埋水生:“八个穿黑衣服的,/抬着一个白木棺,/在棺前/挑起一个白纸剪成的幡。”再如,写菱姑接过水生的枪:“过去她拿起水生的枪,/曾经手颤;/现在握住枪,/就像按住了水生跳动的心房!”“伴着水生,/菱姑走上战场;/在战场,/就像两人生活在船上。”

读孙犁先生的诗,的确是一种享受,这首《白洋淀之曲》,恰恰蕴藏着这种独特的味道。

2017-11-24 1 1 河北日报 c35431.html 1 传世的孙犁诗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