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省级机关作风评议窗口 省级机关作风投诉平台
第10版:文化周刊·布谷

大浪淘沙

□李国文

《三国演义》开篇,有一首《临江仙》。词中写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主题曲的歌词,就是这首脍炙人口的“卷首词”。这首著名的词,实为明代嘉靖年间翰林学士杨慎所作,后来,一直被认为是出自小说作者罗贯中的手笔。最早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嘉靖本)是没有卷首词的。直到毛宗岗父子校订评点这部小说时,才加了这首词。《三国演义》大普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后,遂误讹为真。

杨慎,字用修,号升庵,是诗、词、曲无一不精的明代文人。他天资聪颖,早慧早熟,21岁时参加会试,考官已内定为“榜首”,奈何灯花爆出的火星烧毁试卷,遂名落孙山。杨慎家学渊源,其父杨廷和,曾为东阁大学士;其师李东阳,时为一代文宗。24岁时,杨慎再战科场,正德六年,终于获得殿试第一,状元及第,成为明嘉靖年间出类拔萃、著作等身的顶级文人。

1524年,杨慎被聘为世宗朱厚熜的经筵讲习,因“大礼仪”案,获罪于明世宗,曾两受廷杖,未死,被发配到云南充军。据说,在流放途中,路过湖北江陵,面对滚滚长江,他感慨万千。正好,岸边一堆渔火,一名渔夫和一个砍柴人对坐饮酒,谈笑风生。虽然杨慎披枷载锁,但也毫不见外,应邀入座后,当然有很多话想要倾诉。一碗热酒下肚,杨慎诗兴大发,遂写下这首流传千古的《临江仙》。在他构思这首气势雄浑、潇洒从容的词时,肯定受到两位前辈作品的影响。一个是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另一个就是辛弃疾的《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这两首千古绝唱,最能点透“大浪淘沙”的历史规律。杨慎在收尾处,将数千年来发生在这块土地上的盛衰兴灭、风云变幻、沧桑代谢、人间万象的中华民族历史全过程,统揽笔下,用“笑谈”二字,一语道破,不能不说是一篇发人深思、启人悟解的词作。

“怀古”也好,“吊古”也好,“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也好,都是对于江河万里流日夜、大浪淘沙无尽时的历史回顾。记得,新中国成立前夕,我还在“六朝古都”南京读书时,曾经以一种怀旧之心,去探寻过刘禹锡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可惜,既不见衮冕巍峨、圭璋特达的望族辉煌,也不见钟鸣鼎食、文采锦绣的豪门鼎盛,触目所及,断巷残壁,旧墟破房,步履所至,瓦灶冷炙,穷苦人家。于是,一个人在江边蹀躞时,望着滔滔江水,无法不生出江山依旧、世事变迁之感,那种情感与杨慎这首《临江仙》中的词意,相当雷同。

那时,人还年轻,不大懂得万事万物,势必要经历的新陈代谢规律。大浪淘沙,既无情,又现实,后浪永远不断地追赶着前浪,那一股不可阻挡的大趋势,谁也不能改变。滚滚长江如此,历史洪流也如此。

年轻,必然幼稚。幼稚,势必天真。城墙上斑驳的苔藓,书场中呜咽的琴声,已是旧梦的秦淮画舫,既非“北音”更非“吴语”的蓝青官话的慢条斯理……很容易被种种残留着的丝丝缕缕的古色古香所陶醉,所触动。半个世纪之后,曾经追寻的情调,已被太多现实冲击得荡然无存,那河之洲,江之滨,便只剩下杨慎先生《临江仙》的词句“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其实,属于每个人的时间已是屈指可数,除了最好年华付诸东流之憾,时光蹉跎一事无成之悔,也许只有辛稼轩那种“宝镜难寻,碧云将暮”、苏东坡笔下“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感慨了吧。谁也不能逾越“大浪淘沙”的规律,历史,永远是一浪一浪地奔流不息。过去的,也就过去了。然而,在南墙根晒太阳,看日影移动,在树荫下挥蒲扇,听蝉鸣聒耳,即使在这方寸地,还是足可怡情悦性,颐养天年的。

应该明白,生活的乐趣,人生的追寻,思想的锋芒,对于世界的视角……不同年龄的角色,会有不很一致、甚至绝不一致的做法。到了这把无欲无求的年纪,到了回忆超过想象的时光,大可坐下来,从历史洪流的浪涛中,觅得一知半解,获得点滴心得,便算不虚度一生了。

走了一辈子路,吃了一辈子饭,交过不少朋友,经过了许多事件……中国人早就活出了自己的风度与特色。最起码,仨瓜俩枣,芝麻绿豆,总是能够总结出一二,体会出二三来吧。哪怕插科打诨、假语村言又有何妨呢,横竖逃不出“笑谈”的意味吧。随着年龄与阅历的增长,内心深处干干净净、坦坦荡荡,足以体味到笑谈的味道。

于是,一杯浊酒,一盘残棋,一杯酽茶,一段陋文……有它们守在身边,也算别具洞天、很有福气了。

2019-08-16 1 1 河北日报 c146142.html 1 大浪淘沙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