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省级机关作风评议窗口 省级机关作风投诉平台
第11版:文化周刊·文艺评论

行进在语言文字的热带雨林

——评张炜《语言的热带雨林》

□万丽君

《语言的热带雨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7月出版)是著名作家张炜继《思维的锋刃》之后的续篇。阅读与写作,文学与语言,是本书的叙述主题,亦是作者对一种文学理念实践后的深入总结。这本书收录了作者自2019年以来的文学演讲和访谈,一共20篇,主要讲述了作者的文学创作经验和他多年的阅读体会,以及由此引发的对当前社会现状的深入思考。所有文章皆为现场的直言畅述,因而语言格外活泼生动,亲切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书名《语言的热带雨林》取自这本书的一个篇章。作者谈及网络时代日夜翻涌的语言文字,如果称其为“沙尘暴”,未免过于悲观和恐惧;如果将之比喻为“瓢泼大雨”,大水漫卷之灾也令人惶恐;而“热带雨林”,这是繁茂重叠的世界,有各种各样的动植物、各种各样难料的状况,更不乏巨大危险,用于形容当前的语言文字再合适不过了。网络时代的人们热衷于碎片化阅读,各种文字如潮水般涌来,泥沙俱下,对所有的写作者来说,走进这样一片“热带雨林”,既不存幻想又远离悲观,与轻浮草率划清界限,对诱惑保持最大克制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当前各类文学艺术百花齐放,写作空前自由,参与艺术的人多了,可作者对此的态度并不乐观。网络时代,人们的写作和阅读方式发生了改变,在小小荧屏前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多。可是,就文学欣赏来看,荧屏这个窗口未免太小,不仅小,当大家不分场合地使用,无法阻止的流言,难以辨析的消息,耸人听闻的事件,浅薄与恶意,淫邪和罪愆就泛滥开来,大量的电子片段在大脑中堆积,欣悦少于沮丧,绝望大于希望。这些流动的文字是即兴的,大多未经打磨,语言品质低下,心绪用意阴暗。在闪烁的光标下,人们文学的判断力也出现问题,他们对语言变得麻木,写作时胡乱堆砌。除此之外,在大数据之下,每个人的喜好被人工智能量身织成独一无二的信息茧房,在这样的牢笼里,每个人的视野只会越来越狭窄。确实如此,地铁上,候车场,经常看到各个年龄段的人手里拿着手机,埋头刷短视频,或是浏览网络小说打发时间。如果用心观察身边的语言文字,街道边、商场里,常常能发现其中的错别字,还有些公共场合的宣传语甚至是一个病句。身边也很少看到有人在阅读严肃文学,更不用说交流讨论了,人们关心的是热点,爆点,下一个热点……

当然,本书话题并不局限于对碎片化阅读的思考,它还讨论了很多有趣的话题:如“数字时代作家的持守与专注”“杰出作品产生的源头、路径和方式”“写作人人可为”等,作者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化解当前写作者的困境,他始终保持着对语言文字的执着和警惕,对生活细节的细致体察,坚守着精神的纯粹。他回忆自己的童年时代,感慨童心的可贵,作家若能一直葆有为儿童写作的心情,那么就一定能够保持长盛不衰的写作力。

阅读《语言的热带雨林》,是一次精神的盛宴。作者提醒我们,当前大家就身处在语言文字的热带雨林里,要有干练、警觉、操守与禁忌,力求万无一失。在数字荒漠中,文学、文字依然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大浪淘沙,经典永恒。

2021-11-19 ——评张炜《语言的热带雨林》 1 1 河北日报 content_109682.html 1 行进在语言文字的热带雨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