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矩阵
今日:

破解难题 突出特色 内外兼修

临漳:共建共享生态家园、绿美之城

近日,临漳县成功入选首批河北省级生态园林城,这是邯郸市唯一入选的县(区)。该县自2020年被确定为首批省级生态园林城创建试点县以来,紧紧围绕“生态、绿色”发展理念,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生态优先、保护优先,绿色健康、协调发展”基本原则,明确“建设新时代经济强县、绿美临漳”目标,全县上下发挥“优越的地理区位、良好的生态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政治生态”四种优势,弘扬“敢于斗争、改革创新、开放包容、团结协作”的临漳精神,凝心聚力、强力推进创建工作。

截至目前,县城区绿地率达36.2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15平方米,建成了生态安全文明、绿地系统完善、环境优美宜居、管理高效有序、城市功能完备的生态园林城。

破解难题,形成齐抓共建格局

临漳县委、县政府将省级生态园林城创建作为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抓手,作为提升城市品位、增强人民福祉的民生工程,纳入县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创城和创建平安临漳、乡村振兴”三大硬仗之一,统筹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和省级生态园林城创建,相互借力、凝聚合力,高标准推进,形成“县委统筹、人大牵头、政府落实、政协助力”四位一体、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强化组织领导,解决好“谁来干”的问题。成立以县委书记为政委、县长为指挥长、县直单位“一把手”为成员的指挥部,制定《临漳县创建河北省生态园林城实施方案》,组建综合协调、规划实施、创建宣传、县城建设、生态环境和创建资料等工作部,每个工作部由一名县级干部牵头,深入创建一线,解决实际问题,形成上下有组织、纵横有联系、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的工作格局。夯实工作责任,解决好“干什么”的问题。对照创建标准,对创建指标进行全面分解,将创建内容、创建要求、创建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坚持“日反馈、周例会、半月调度、月汇报”等制度。县主要领导每月组织一次创建工作调度会,协调工作重点、解决工作难点;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牵头,每半月实施一次工作调度,掌握创建状态,解决创建问题;工作部每周进行一次工作例会,研究部署推进难点、落实工作弱项;创建办每日进行工作汇总,实施清单管理;同时县委、县政府“两办”督查室定期对工作推进情况现场督查,印发督查专报,每月排名通报。先后多次邀请省、市专家指导工作,有效促进创建工作开展。坚持规划引领,解决好“怎么干”的问题。临漳是都城规划肇始地,历来重视城市规划,始终坚持“先规划后建设、无规划不建设”,高标准编制了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以及《临漳县绿地系统专项规划》《临漳县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等系列规划,严格划定绿线,实行绿化审批“一票否决”,从源头上避免了建筑物挤绿、建设占绿现象。划定建成区30块永久性绿地,实施永久保护,切实保证城市绿地性质不变、规模不减,使县城园林绿化走上依法科学推进的轨道。

突出特色,打造园林绿化景观

坚持提高绿地率与打造景观节点相结合、改善生态环境与提升人居环境相结合,着力打造公园之城、绿美之城、宜居之城、文化之城。

打造公园之城。坚持“先建园、后建城”,先后建成了融入汉魏建筑特色的邺令公园、金凤公园等10个大公园,精心规划路口、街边、城中村等空地,修建了带状公园、街心公园、口袋公园等各类小游园百余个,实现了“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公园中的县城”已具雏形。

每天,在临漳县北关村的“街心公园”,村民喜欢在这里休闲、散步。“以前这里是个废弃坑塘,如今摇身变成漂亮的公园,村容村貌显著改善,村民的劲头更足了!”北关村党支部书记孙海丰说。

打造绿美之城。按照“一街一景观、一路一特色”的思路,全面提升城市道路绿化达标率,形成“绿化、美化、林荫化、景观化”的绿化景观;加大机关单位、住宅小区绿化建设,园林式单位、小区、街道占比分别达62%、65%、52%;高标准实施经济开发区与城区交汇处、县城环城林等防护绿地建设,建成了系统、完善的防护绿地系统;因地制宜开展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等立体绿化,丰富城市绿化内涵。

打造宜居之城。坚持“创建利民、创建惠民”,先后对县城26个沿街机关单位实施了拆墙透绿,将机关院落改建成绿荫停车场;改造道路主城区27条(段),通过降低路沿石高度增加停车位2万余个,实现绿色共享、车位共享,体现了城市以人为本的理念。

打造文化之城。坚持以文化滋养城市,在创建工作中加强文化点缀,注重特色塑造,从规划上严格管控住宅小区、商场、学校等公共设施,一律采用汉魏风格。在街道和公园命名上融入邺城文化符号,在公园、游园、广场增添文化建筑、文化节点,抓好历史文化传承,避免“千城一面”。

内外兼修,推动县城建设提质升级

在省级生态园林城市创建过程中,临漳县打破“就绿化抓创建”的狭隘思想,以城市创建为抓手,建管并重、内外兼修。

推动县城扩容提质。做优新城,将新区作为县城发展的重心,严格控制住宅容积率,配套完善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提升老城,注重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不搞大拆大建,对适合改造的老建筑、老街道进行微改造、微更新,保留城市记忆。

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坚持精准治污、依法治污、铁腕治污,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加强城市雨污分流建设,强化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水质监测,水质稳定达标。坚持“破旧立新”,开发漳河故道,将因历史因素造成的坑洼沙塘,打造成国家水利风景区邺城公园;合理运用城市中水,打造县城明珠玄武湖,还空间于城市、还绿地于人民、还公共配套服务于社会。

开展城市综合整治。推行城市精细化管理,全面推行覆盖城区的街长、路长、巷长责任制,把县城划分六大片区、十个网格,对每条道路市容管理、园林绿化、环境卫生、公共设施维护实施三级网格化管理,定人定岗定责,扫除管理盲区。实施常态化保洁、精细化管控,发挥数字化平台作用,结合无人机飞防手段,有效治理城市乱象。

实施城市服务提升。大力推进集中供热、集中供气、集中供水“三集中”工程,让县城群众用上了天然气、吃上了长江水,主城区实现了“三集中”全覆盖;持续抓好污水处理和垃圾无害化处理建设,实现了污水全收集高效运行,垃圾定向处理、无害化处理。持续抓好城市公厕建设,严格落实公厕服务半径和建设质量,满足群众如厕需求,进一步提升城市服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