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矩阵
今日:

清明时节忆英烈

——读《徐光耀日记》

□陈 华

10卷本、420万字的《徐光耀日记》记录了1944年至1982年之间徐光耀生活的点滴,内容涉及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改革开放等多个历史时期,是其跌宕人生的真实写照,亦是时代的缩影。

《徐光耀日记》犹如精神宝库,在日记中笔者不但了解了激励徐光耀创作出小说《平原烈火》的烈士王先臣,还认识了李混子、宋谦等英雄人物,并被他们的事迹深深感动着。

王先臣可谓身先士卒的司令员。他1915年生于江西吉安,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40年8月,在著名的百团大战中,王先臣率部参加破袭德(州)石(家庄)铁路的战斗。他亲率爆破组、拔钉队行动,破坏敌人铁路40余公里。在赵县豆腐庄歼敌300余人,得到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和副总司令彭德怀的表扬。1942年9月,王先臣任冀中军区六分区司令员。他根据敌军大“扫荡”后的严酷形势,将部队化整为零,坚持平原游击战,打了许多胜仗。

1944年11月,徐光耀被调到四十四区队,真正面对面与王先臣司令员接触,单是训练一项就让徐光耀佩服。王先臣全副武装跟战士一起跑操,几个来回下来,有的战士掉了队,徐光耀因为膝盖有伤,也掉了队。大部队训练停下后,王先臣让掉队的集合,再跑,徐光耀因为有伤,可以不补跑,但也受到了惩罚。

1945年7月1日,王先臣率部攻打赵县前大章敌据点。在战前侦察敌情时,被敌人击中胸部不幸牺牲,时年30岁。1946年3月24日,在王先臣安葬仪式上,徐光耀看到王先臣的夫人和孩子,沉痛至极。第二天,徐光耀写了一首一百多行的长诗《心上的泪——记亡故司令员先臣同志移灵》,虽然徐光耀觉得从文学角度看,这还不能叫诗,也没有发表,但对王先臣的崇敬热爱之情是发自内心的。

如果不是翻开《徐光耀日记》,有多少人知道曾经有一位温文尔雅的文艺战士宋谦冒着枪林弹雨用相机记录那段历史,有多少人能够了解那么文静的战士竟然牺牲得如此壮烈。

徐光耀最早在日记中记录宋谦是1944年11月28日,他和宋谦、刘克江、刘希明到区队检查工作。当时,宋谦是冀中军区六分区政治部宣传科的文化干事、摄影记者,在《晋察冀画报》发表了不少战地摄影作品。

抗战时期徐光耀留下的影像大都出自宋谦之手。徐光耀将他视为知己,两人的友谊不断升温。1946年3月20日晚,二人散步时,宋谦告诉徐光耀,可能要与自己作伴,也当摄影记者了。果然没过几天,徐光耀就接到调任政治部宣传科任摄影记者的消息。可惜徐光耀到宣传科任摄影记者后没多久,宋谦就调到了九分区。宋谦调走后,二人书信往来频繁。

不幸来得太快。1947年12月3日,徐光耀在读报时,看到宋谦在大清河光荣牺牲的消息。这犹如晴天霹雳,让徐光耀悲伤不已。徐光耀还记得宋谦和自己的约定,谁先死则生者必为之作文追悼。徐光耀谨遵誓约,满含深情地写了一篇悼文。

对宋谦的感情,徐光耀一直深藏于心。1981年,徐光耀写了一篇散文《我心中的诗献给谁》发表在《文艺报》上,文中提到几位在战争年代牺牲的烈士,其中就有宋谦。徐光耀深情地写道:“宋谦,一个小摄影干事,二十刚出头,长得文雅秀气,笑起来特别甜……我懂得一点摄影技术,还是他教的呢。本来已熬过了八年抗战的这个‘小宋’,解放战争中却受伤被俘,他当面大骂敌人,被国民党装入麻袋,投进了大清河……”一位温文尔雅的文艺战士,却有如此坚定的革命信仰和视死如归的勇气。历经岁月沧桑,徐光耀内心那份感动,从未磨灭。

“敌人遇见骨碎,火车遇见翻身。”这是1945年8月,冀中军区七分区召开爆炸展览会时,爆炸英雄李混子奖旗上的一句话。

1924年,李混子生于河北新乐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在国破家亡之际,他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乡亲们一起制造了许多不同品种的地雷,大面积杀伤敌人,炸毁敌人的火车铁路,给了敌人沉重的打击。

1946年10月31日,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授予李混子“边区爆炸英雄”称号。在这天,时任前线剧社创作组副组长的徐光耀终于见到了李混子和他的爆炸组,他与“不爱说话,偶尔说几句,也是慢吞吞的,显得很吃力”的“老实庄稼人”李混子,还有爆炸组的人谈了一整天,掌握了丰富的一手资料。11月2日,徐光耀又找村里的治安员谈了很久,掌握了许多素材。徐光耀很快写出一篇三千多字的通讯《李混子和他的爆炸组》发表在1946年12月6日的《冀中导报》上,很好地宣传了李混子和他的爆炸组。

可惜的是,通讯发表的第三天,12月8日夜,为防备新乐城里的敌人出来骚扰,李混子在指挥队员布置地雷时,不慎触发地雷,不幸牺牲。

徐光耀的心里一直有一个愿望,希望在李混子的家乡建一座纪念馆。2021年12月,李混子的家乡新乐市举行了爆炸英雄李混子牺牲75周年纪念座谈会。座谈会上,徐光耀之子徐丹代表父亲向正在筹建的“李混子纪念馆”赠送了徐光耀题写的匾额。当徐光耀得知石家庄市神兴小学成立“李混子中队”时,非常高兴,很快为中队题写了队名。革命英烈的精神薪火相传,没有比这更让老人高兴的事情了。

清明时节,追思英烈;光阴荏苒,精神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