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矩阵
今日:

河北民间音乐之花如何绽放新颜

王思童

优秀传统民间音乐是先辈留给我们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但在当前文艺市场,民间音乐常常遭遇“叫好不叫座”的尴尬。虽然互联网娱乐大潮催生出一些融合流行音乐元素的“跨界”式民歌作品,但受众评价褒贬不一。新生的Z世代(指95后、00后)可能觉得初听“一耳朵惊艳”,但反复几遍下来就会感到因陷入类型化而产生厌倦;另一方面,对于民间音乐老艺人或者部分专家学者来说,“跨界”式民间音乐作品容易在市场化的包装过程中变了形、走了样,因此他们对民间音乐“跨界”式发展的前景并不看好。

那么,在网络信息时代大潮里,民间音乐的创新发展究竟路在何方?这不仅对每一位民间音乐创作者、表演者,更对民间音乐教育工作者发出了灵魂之问。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笔者认为,对于民间音乐这棵曾经枝繁叶茂的“大树”来说,音乐教育可以看作是固其本、强其根、培其元,而促其抽出新芽、长出新叶、探出新枝、焕发新生的“续命之药”。若要切实发挥音乐教育推进河北民间音乐创新发展的“药效”,需对本省音乐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优化,使其更快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和创新需要。探其原因,在于以下两点:

首先,互联网文娱的分众化发展呼唤民间音乐转型升级,同时也对音乐教育培养新型创作及表演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2018年国家统计局发布《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统计分类》,将“数字广播影视及视听内容服务”“数字化娱乐服务”“数字新媒体服务”等界定为文娱市场“新业态”。这些“新业态”的基本运营特征表现为:受众可通过网络自由检索、点播自己喜爱的娱乐节目。这实际上就是把“看什么、听什么”的主动权交给了受众自身。于是,爱听民歌的受众会青睐于检索民歌,爱听爵士乐的受众会热衷于点播爵士乐。如此一来,原本大众化的“听众”概念,渐渐随着“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的能动选择,而分化成为一个个小众的网络娱乐受众圈。分众化,给河北民间音乐的网络传播和产业化创新提供了全新契机。从供给侧来看,分众化也意味着河北民间音乐要为粉丝量身定制其喜闻乐见的产品,这对从业人才的感知力、分析力、创造力等各种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必须整合优化音乐教育资源,为文娱分众化趋势下的河北民间音乐发展提供更多新型人才。

其次,河北省内相关产业的创新变革趋势,也呼唤着一专多能型民间音乐人才。近年来,文化旅游导向下的全域旅游蓬勃兴起,不仅涌现出武强县周窝镇等特色音乐小镇,其他景区、康养小镇、研学旅行目的地也增加了对民间音乐表演的多样需求。这些变革无一不对从业人员提出了一专多能的更高要求——“一专”是指精于河北民间音乐;“多能”则是需要胜任舞台演出、景区演出、VR/AR情境表演、康养中心音乐表演、研学旅行教育表演等多种任务场景。培养一专多能型的表演人才,势必要求河北民间音乐教育进行适时适势的资源整合。

互联网文娱的分众化发展趋势和省内相关产业的创新变革趋势,为河北民间音乐创新发展提供了难得契机,同时也对音乐教育资源整合优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整合人力资源,强河北民间音乐之“根”,树河北民间音乐之“魂”。要保证互联网文娱时代河北民间音乐创新发展不变形,不走样,首先需要对其“强根固本”。省内高校音乐院系可对精干教师进行文化人类学、影视人类学和民族音乐学培训,进而深入河北民间音乐传承地域,开展文化人类学指导下的田野采风及摄录工作,将河北民间音乐原生态的表演场景及其文化生活背景完整记录下来,以供日常教学使用,保证河北民间音乐教学在“原生态文化生活场景”的加持下展开,确保学生深入领会、把握河北民间音乐的风格与审美特征,为日后从事相关工作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

整合财力资源,打造跨越多领域的实践教学基地。要培养一专多能型的河北民间音乐人才,就需要使他们适应多种场景。所以,从实践的角度来说,省内高校音乐院系应改变过去单纯选择文艺院团作为实践、实训基地的做法,将实践教学的大舞台搭建到更广阔的天地中去。具体来说,可利用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建立面向网络文娱空间的河北民间音乐表演实训教学机制;可依托景区,建立面向旅游、康养和研学旅行的新型民间音乐实践、实训机制。

整合物力资源,推进河北民间音乐与其他专业教学融合。比如高校内的河北民间音乐方向师生,应加强同影视、动漫等专业的合作,通过为其提供民间音乐的伴唱、伴奏来熟悉VR/AR等技术运用的现实情境。这样,不仅有望打造跨院系、跨专业的实训机制,而且能有效拓展民间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思路和视野,增强其面向现代文娱场景的实践操作和适应能力,从而助其达到一专多能的素质要求。

综上所述,当前河北民间音乐的创新发展,需要音乐教育界勇挑重担,整合优化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资源,积极培养一专多能的高素质人才,开创活力盎然的传承发展新局面,让民间音乐之花香飘燕赵、绽放新颜。